退耕还林目标下的2万亩土地;政策执行不要太死板
数据视频截图
据新华社报道,自7月份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已铲运了2万多亩即将成熟的小麦和油菜,并突然完成了退耕还林的目标。据估计,数百万斤小麦和油菜籽已经受损。记者就此事采访后,该旗已暂停铲毁剩余的2万亩农作物,然后在秋收后退耕还林。
经过媒体的干预,当地政府决定将退耕还林推迟到秋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前的“退耕还林”方式不合适。客观地说,退耕还林没有错,一些种植者不签合同继续种植是违法的。然而,这个问题并非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接受采访的——多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表示,9月植树还不算太晚。也就是说,在当地的土地破坏和森林恢复中,绝对没有必要“与时间赛跑”。毕竟,经过一年辛勤工作后成熟的食物是珍贵的。
据当地基层干部说,秋收后植树还不算太晚,但有些部门和干部坚持在秋收前把小麦毁掉还林,因为必须执行上级的要求。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庄稼的收成指日可待,但这样做太死板了。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呆板的“唯实际”。
据报道,2019年底,上级下达了陈巴尔虎旗5万多亩退耕还林的目标。据一位当地干部说,上级要求在8月31日前完成退耕还林,所以他们只能抓紧时间完成任务。除非退耕还林试点没有完成,否则没有商量的余地。
从这个角度来看,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比较清楚的。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要求按期完成,上述要求都没有大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基层的落实:2019年下达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目标,但到了2020年,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上仍大面积种植小麦等作物,最后不得不毁田还林。必须说,有关部门和基层干部的早期行动可能不会导致目前的紧张局势。
据陈巴尔虎旗林草局称,今年春耕前,已经发布了许多通知,要求停止和禁止种植,但种植者强行种植是违法的,林场工作人员当场予以制止,种植者仍在播种。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种植者的责任不小。也许,有些部门会说,停止强制种植并不容易,然而,相比之下,用武力铲平和毁坏麦田就更糟糕了。破坏农田更加困难,损失和社会影响更加严重。然而,一些部门和干部仍然“选择”后一种方法,这是不合理的。
无论如何,陈巴尔虎旗解决了退耕还林问题,花费了2万多亩土地和数百万斤小麦和油菜,这太昂贵了。原因仍然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僵化,不敢承担责任,只是上级而不是实际。表象背后的价值取向,如干部自身利益高于公共利益,显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