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6-19 21:21 的文章

多地政策加码氢能产业 一体化企业更易站上风口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财联社记者从苏州市政府了解到,苏州市正在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一批重点氢能合作项目成功签约。而苏州的举措只是全国地方政府加快氢能产业推进的一个缩影。

据业内人士分析,氢能源市场需求广阔,随着氢能源政策不断加码,具备制氢、运氢和加氢站一体化体系的公司将率先受益。

苏州落地多个项目

6月14日,苏州市举行了以“‘氢’定苏州,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氢能产业签约活动,现场签约落地一批重点氢能合作项目,活动还举办了苏州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开通仪式,苏州氢能产业创新联盟同时揭牌成立。

其中,苏州金龙、华昌化工(002274.SZ)、上海重塑、港城汽运、常运公交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信金控、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等单位签订了氢能产业创投基金合作协议,嘉化氢能、氢力氢为等单位签约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推广合作及示范加氢站建设项目,中科院大化所、弗尔赛、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等单位签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中科院大化所与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签订液态阳光加氢站技术研发产业化合作协议。

当日盘后,华昌化工进行了公告,其表示签订氢燃料电池示范运用《合作框架协议》目的是为了推进自产氢燃料电池(电堆)示范运用、验证工作,合作方同意通过协作,2019年度,实现投用5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2020年度,实现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投放市场。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翔表示:“氢能作为先导产业之一,在苏州市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苏州氢能产业链配套完整,创新要素集聚,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苏州全市要发挥先发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在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上求突破,构建产业生态圈,打造苏州氢能产业示范区,共建长三角氢走廊和氢能产业高地。”

一位参会企业代表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其实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每个地方政府的补贴和支持政策目前都不一样,这样就导致我们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会看政府意愿,政府有意愿的地方我们会重点考虑。如果政府前期意愿不高,我们可能会更注意一点。苏州市就是政府意愿比较强烈的地方,苏州政策现在比较明确。”

财联社记者获得的一份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显示,为抢抓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全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氢能产业做大做强,苏州市将从新能源汽车、加氢站、氢能产业技术改造、氢能相关装备、核心零部件研发和首购首试等多个环节进行补贴支持。

例如,在苏州市区范围内对经江苏省及以上认定的氢能产业首台(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在原有按当年该产品单台(套)销售价格15%-30%给予不低于4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政策下,支持金额在原标准基础上再上浮20%。

“氢体系”应先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已经发布了氢能发展规划,形成了华东、华中、华南、华北、东北、西南六个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群。

例如,2018年9月,江苏如皋发布《扶持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规划到2020年建成加氢站3-5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2019年2月,《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显示,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20至25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力争突破1500辆;2019年5月,山西工信厅发布《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9年行动计划》;6月10日,上海嘉定规划氢燃料电池车产业集聚区;6月12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当天还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并签约落户多个氢能相关项目。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从区域需求来看,考虑燃料电池初期推广由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共同推动,财政实力强大、积极发展氢能源的区域将赢得快速发展,主要包括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区域。

在各地政府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不少企业也在竞相布局氢能产业,资本市场一些和氢能挂钩的上市公司股价也迎来一波波上涨,在此局面下,一些专家对此做出理性分析和呼吁。

安信证券研报认为,氢能的商业化目前还面临着两大阻碍,一是当前运营的加氢站太少,使得氢能使用便利度不够高,二是氢能的利用综合成本过高,“我们认为未来政策将从两方面发力,大幅降低氢能的使用成本,弥补氢能源发展的短板,一方面是氢能源管理模式的升级,另一方面是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

“国内氢能源产业化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氢能利用的综合成本过高,且基础设施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