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6-06 14:11 的文章

信用贷市场风险上升 银行强化贷前贷后监管

  受疫情、对外贸易及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影响,珠三角多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记者透露,珠三角地区的小微企业信用贷逾期、断贷情况加剧,部分小微企业因业务不振、经营难以为继导致此前已办理的信用贷款断贷,银行面向小微企业的信用贷资产质量压力增大。

  尽管不良压力上升,但多数银行称信用贷款规模、申报风控等未有明显变化,主要是银行加强贷前贷后等环节审核,要求客户经理必须做好贷前了解和贷后跟踪管控。同时受疫情及内外部环境影响,轻资产、服务型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

  为缓解目前新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近日央行等多部委连发三份文件,创设两项新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无还本续贷。

  小微企业经营受困 信用贷逾期上升

  “最近有部分小微企的税务贷因为还不起而断贷,此外,从初步摸查情况看还有一些小微企信用贷客户也将面临断供风险。”某国有银行深圳某支行零售业务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监管的一些政策,我们此前已经在积极为有压力的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款。”

  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零售业务人士表示,面向小微企业的信用类贷款逾期有所增加,但信用贷本身占比就不是特别大,且之前风控做得不错,总体也都还可控。

  另一家国有银行广州某支行负责人指出,最近小微企业信用贷的逾期情况确实比原来增多了,“但现在还是可控的”。

  上述国有银行深圳某支行零售业务人士表示,现在尽管已复工复产,但旅游等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等行业复工情况仍不理想,有些企业还面临裁员、规模收缩的困境。“我们接触的一家做境外电子产品国内代理的客户,今年已经裁员几十人了,据说最近还要再裁员一部分。”

  尽管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不良压力上升,但目前多数银行信用贷产品规模并未收缩。某国有银行广州一家支行负责人透露,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业务在规模、门槛等方面较以前并未有差异,线上审贷的风控指标等也没有太大变化,不过强化了客户经理对客户情况的了解,在贷前贷后环节,要求客户经理必须要加强对客户的认识,贷前多了解,贷后多跟踪,甚至多与客户沟通,上门检查等。

  广州市民间投资协会执行会长、广东产融科技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港区产融通”董事创始人林荣顺透露,各银行在信用贷方面并未出现明显的收紧趋势,部分银行还在监管支持下强调信用产品创新,不过由于很多现实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小微企实际融资获得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广东佛山地区某家居业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去年会通过税务、工资等信用数据向银行申请线上小额信用贷款,但现在审批很难,向银行贷款都需要经营流达标才行,或者直接通过房产等固定资产抵质押。“现在一些小微企业融资也比较难,很多都是通过中介助贷机构,由他们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行推送进行贷款申请,不过成本会高很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熊启跃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是目前政策支持趋势,但商业银行也面临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上升的压力,因此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积极筛选优质目标客户。

  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当前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加剧,尤其服务、进出口贸易等类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很大,银行对其信用评估和管理的难度上升,导致有些行业的小微企业想通过信用贷融资更难。

  某股份制银行广州一支行行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银行要响应政策加大对小微企融资支持的同时,也面临资产质量考核和盈利空间的压力,因此会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主要是寻找优质的小微企资产;尤其疫情后,很多小微企风险增大,银行更愿意做运营情况好、有房产等抵质押的融资。

  在林荣顺看来,尽管近年来银行都在积极推进小微企信用类贷款产品,但实际上信用贷占比仍然较低,大部分还是抵押贷款,且企业信用风险上升的大环境下,对银行大数据风控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央行发文刺激银行提升小微企信用贷占比

  在林荣顺看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最大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运营不规范,缺少银行传统信用评级所要求的金融数据、缺乏抵质押物;且银行网点业务人员的配置也有限,很难以做传统对公业务的思路拓展小微业务,不论是获客、审贷、风控还是贷后监管,都要依赖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这对很多中小银行来说仍然是较大挑战。“尤其在疫情影响小微企信用风险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对银行大数据风控能力的考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