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猛增净利腰斩 紫光学大顶不住教培机构政策
财联社(上海,研究员孙诗宇)讯,6月10日,紫光学大回复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对公司18年业绩在与17年持平的情况下大,净利润大幅下降、业绩变动、研发费用增长等问题作出回应。
一年多来,在持续进行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和教育政策的压力之下,紫光学大作为线下培训辅导机构压力重重,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带来的费用增加,是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18年业绩下滑 净利大幅退步
紫光学大成立于1992年,于1993年上市,为培训机构学大教育的母公司,目前学大教育主要向中小学生提供1对1线下课外辅导,培训学校覆盖了全国30个省、124座城市。
从紫光学大近5年的业绩来看,公司在2017年才实现盈利,但在2018年又开始退步。2018年年报数据,公司实现营收28.93亿元,同比上涨2.89%,而上一年的增长率在115.14%;归母净利润为1295.08万元,同比下降46.88%;扣非净利润转亏596.81万元,同比下降156.14%。
19年1季报也依然在延续相同的趋势,19年1季度营收7.59亿元,同比微增4.97%;归母净利润为252.48万元,同比下降16.04%;扣非净利润虽然有增长,但依然亏损,为-85.16万元。
图|紫光学大近5年业绩,来源:wind
深交所对紫光学大本年度营业收入同上年相比持平的情况下,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十方面提出问询。
一是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公司研发费用猛增,2018年研发费用达到5700万元,同比增加56%,其中服务及咨询费 2,560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69.76%。紫光学大对此的回复是,公司2018年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学大教育为适应发展,大力加强在线教育、教研、教案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显示,教研服务咨询费达到2227万元。
同时,问询函还对于紫光学大2016年收购学大教育及学大信息共确认商誉15.21亿元,此报告期内未就此商誉计提减值准备,要求其说明原因及其合理性。紫光学大回复称,学大教育 2018 年 12 月 31 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 3.44亿元(包含无形资产),合并商誉15.29亿元,合计金额为18.12亿元。可回收金额高于账面价值,故商誉不存在减值。
另外,紫光学大收到的政府补助和理财收益不低。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非经常性损益 1,891.89 万元,同比增长37.58%。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576.91 万元,同比增长 176.92%,均已计入到其他收益;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2,558.77 万元,同比增长32.48%。
公司对此表示,公司取得政府补助收入在利润表中的比重较低,理财收益随收益率水平的变动有小幅增加,公司业绩不存在对政府补助、理财收益等非经营性损益存在较高依赖。
重重监管下教培机构持续承压
近一年以来,国家对民办教育、课外培训教育等的监管持续高压,这是对紫光学大18年业绩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
紫光学大在回复函中表示,本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类型、经营模式、收入确认原则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因受国家监管政策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减小,与上期基本持平。
其中,监管政策中要求课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为符合监管要求,公司积极进行整改,在增加整改运营和管理成本的同时,公司也合理规划了其他运营成本和费用。
这就直接影响到了紫光学大的现金流。报告期内紫光学大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1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4亿元,同比下降31.33%。
另外,教培政策的改革还要求对场地、消防等问题进行整改。教育部在《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表示,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得低于3平方米。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曾公布,查处培训机构的原因包括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封锁、私拉乱接电线、消防器材配备不足等。
这直接导致紫光学大成本的增加,2018年紫光学大新增1.02亿元的长期待摊费用,其中1亿元用于租入、装修新的房产,费用于装修、改造、消防设施更新改造等。
公司不堪重负,但教培政策还在不断更新,对公司场地、师资、收费等各方面都在提出考验。6月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在6月15日之前再次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摸排。这不仅是对紫光学大的考验,对众多的教培机构来说,未来依然挑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