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6-13 01:16 的文章

今年政策咨询关注什么?国研中心主任李伟详解八大重点

(原标题:今年政策咨询关注什么?国研中心主任李伟详解八大重点)

今年政策咨询关注什么?国研中心主任李伟详解八大重点

2月25日,2016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会上,国研中心主任李伟指出,2016年政策咨询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八大方面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四个层次理解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2年以来持续波动下行,一些重大的转折性变化已经出现或进一步得到确认。随着外部需求收缩和国内传统消费需求饱和,我国大量传统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各类消费需求的性价比、安全、质量等要求明显提高,而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市场诚信不足、价格扭曲,导致人们要出国去买奶粉、马桶盖、药品、牙膏等。随着住、行为主的消费基本满足,消费升级明显加快,日益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新的需求很多,但有效供给创新却跟不上。我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针对近几年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果递减的务实选择。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都做了详细阐述,但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争议。总体看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及结构上的动态平衡,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供给侧政策倾向主张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减少干预、降低税收,在制度上减少限制,注重结构调整,关注中长期目标;需求侧政策倾向主张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公共品供给、扩大需求、政府干预,在制度上加强对经济的管制,更注重总量调整,关注中短期目标。在实践中,各国在特定经济制度和国际分工背景下,往往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适当的供给侧政策或需求侧政策。就我国当前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少应该分为四个层次理解。第一层次是阻碍供给调整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我们通常讲的改革的内容;第二层次是政策调整,第三层次是产业转型升级,第四层次是产品创新与质量提升。通俗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着力推动供给侧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质,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动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当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今年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既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调整内容。

2016年,我国经济处在转型再平衡的关键期,若能紧紧抓住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保持总需求适度扩张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仍有条件争取6.5%以上的增长,努力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2016年的国际经济走势变数加大

回顾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发达经济体总体继续好转,而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持续减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初步统计,2015年前者的增速从上年的1.8%提高到2%,为连续第二年提高,而后者则从4.4%下降到4%,为连续第五年减速。受此影响,预计全球经济增速从2014年的3.3%下降到2015年的3.1%。按实际贸易量统计,2015年发达经济体的进口增速从2014年的3.4%提高到3.8%,发展中国家则从2014年的4.5%下滑到1.5%。在跨境投资方面同样出现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吸收的外资同比增长90%,而发展中国家仅增长5%。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中国外贸出口也下降了1.8%,但在22个主要出口国当中,降幅是最小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在利用外资方面,中国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比2014年的1.7%有明显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的利用外资金额在连续三年下降之后,2015年只微跌1%。此外,研发领域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40%,创出4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些情况充分表明,中国商品在总体上仍然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被国际投资者看好。

展望2016年,全球经济发展的风险增高,变数加大。美元升值导致的资本外流和油价低迷导致的出口收入下降,可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形成双重打击,拖累全球经济。2016年我国要把握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实现人民币汇率的有序调整,稳定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有助于稳定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今年全球经济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是,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复苏可能都不够稳固。

化解过剩产能,什么办法“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