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4-20 23:54 的文章

多项创新政策为粤企提供金融动能

  南方网讯 为帮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2月13日,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联合印发了防疫期间全国首个省级支持中小企业金融专项政策——《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金融暖企18条”),这一政策被看作是广东发给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大礼包”“急救包”。

  “金融暖企18条”落地两个月以来,效果如何?我省企业如何用好“金融暖企18条”?南方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晓军。

  ▶▷举措

  全国首创“三降三免一放宽”

  南方日报:“金融暖企18条”如何针对复工复产企业遇到的问题给出支持政策?

  何晓军:此前,我们着重调研了企业受疫情影响存在的主要困难、成本支付压力以及具体融资需求等。从收回的4850份有效问卷看,受疫情影响,周转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52.3%;需要融资的企业占比高达82.4%,其中,资金缺口达到30%以上、急需融资支持的企业为18.6%。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召集省内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地方金融企业进行了充分沟通、研究,共同形成一批实打实、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2月13日,我省出台了“金融暖企18条”,重点支持两类群体,一类是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三必需”行业的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另一类是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等群体,包括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中小企业、受延迟复工影响大的中小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体工商户。“金融暖企18条”的亮点在地方金融企业服务方面,出台了8项措施,可以概括为“三降三免一放宽”。“三降”是降低小额贷款和小额再贷款利率5%—10%,降政策性担保收费至最高不超过贷款总额的1%,降续当费率1‰—5‰,“三免”是免再担保费,免不超过6个月的融资租赁租金利息和租金罚息,免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费用。“一放宽”是放宽优秀小额贷款公司杠杆率至净资产5倍,其中非标准化融资杠杆放宽到2倍。另外,还有延期或展期1—3个月、免除1—3个月罚息等优惠。这些政策都是广东创新、全国首创,为民营中小企业抗击疫情和复产复工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

  ▶▷成果

  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历史新高

  南方日报:“金融暖企18条”目前落地情况如何?预计可惠及多少中小企业?

  何晓军:“金融暖企18条”等系列政策出台后,我省金融机构加大金融资源投放,支持经济平稳向好发展。2020年一季度,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7.8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1—3月累计新增贷款1.0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到全国新增贷款的1/7;制造业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分别增长16.0%和15.4%;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94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4万亿元,同比增长34.3%。具体在地方金融方面的做法有:

  一是积极利用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以下简称“中小融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我们把新设立的中小融平台作为支持企业抗疫的总抓手,发挥其综合服务功能,及时上线疫情防控金融服务专区,出台特色金融产品。截至4月9日,中小融平台注册企业数达8271家,累计入驻金融机构296家,发布金融产品713款,累计申请金额111.83亿元,累计授信金额15.617亿元。截至3月23日,中小融平台总体实际放款累计20.8亿元,其中,防疫专区放款7.68亿元,占比为36.92%。

  二是优化小额贷款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我省小贷公司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共提供超过5.7亿元专项贷款。如粤财网联小贷制定了低息贷款政策,以低于行业平均年化综合利率4%—6%的贷款利率,向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物流配送等行业提供5000万元专项定向信用贷款,预计将至少帮扶120家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难题。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我省37家小贷公司建立绿色通道,优先为从事病毒防控、诊断和治疗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低息、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预计为中小企业及个人客户减免的利息、罚息及其他费用超过1000万元。

  三是广东股交中心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疫情发生后,广东股交迅速落实抗击疫情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的措施,及时减轻企业负担。为贝乐(广州)智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聚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7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高成长板”企业开辟绿色审批渠道,允许“先挂牌后补资料”,保证企业可以优先享受线上路演、投融资对接等资本市场服务,并减免初次挂牌费、三年年费及相关机构服务费用,累计为企业减免挂牌费约40万元,减免年费约20.7万元。近期,广东股交还设立了科技创新专板,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进行培育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