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捏把汗”到“放心干” 政策及时雨让企业铆足干劲冲刺满产
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近日,记者连续走访多家企业了解到,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初期曾因困境而“捏把汗”,但政策及时对接让他们在冲刺满产过程中“放心干”。
聚焦需求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
“自2月上旬以来,我们一直常态化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对于园区内企业,我们每天动态掌握情况,一旦发现企业有生产经营上的问题,便安排包保人对接,开展精准有效的服务工作。”这些天,庐江台创园管委会专职党工委副书记汪敏一直忙着带队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需求。
庐江绿世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10日复工,这是一家台资企业。“刚复工的时候,由于村庄疫情管控严格,工人没办法来这里上班。我们把情况反映到园区管委会,他们当天就帮我们解决了。”该公司生产经理高风回忆,疫情期间,县台创园管委会工作人员会每日上门指导他们做好防疫工作,登记企业用工等信息;在项目方面,成功帮企业争取到了市级节水灌溉示范片项目;针对物流运输难出现阻点,管委会积极与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接,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协助运输蔬菜和采购春耕种子等农用物资。“管委会工作人员跑得很勤快,服务很好,我们有问题时都很快帮着想办法解决。”
“真真切切了解企业的难处,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先提出来。”在庐江县经信局副局长汪建国看来,企业所提出的问题,在政策法规和权限范围内能予以解决的都会第一时间解决,甚至现场解决;对于涉及相关单位的,他们会及时对接,予以协调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将通过平台上报市“四送一服”办,做到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向企业说明情况。“克服疫情影响,多为企业复工复产‘跑腿’,把政策讲解到位,问题梳理交办到位,能让企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一门心思搞好生产经营。”
解决难题1.94亿资金及时为企业满产助力
合肥众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落户于庐江县高新区。作为新办企业,他们的财务总监张玉付对“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非常感兴趣,但是具体申报条件和流程不是很清楚。“如果我们符合申报条件,这个政策一旦落实下来,将有效缓解我们新办企业在流动资金方面的压力。”
了解到这家新办企业的困惑,庐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汪守苗现场与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联系,安排咨询服务事宜。当天,张玉付的企业邮箱中就收到了该政策的申报条件和流程,“过去财务可能要跑到县城办税窗口才能拿到一手资料,现在确实是‘秒办’。”
“经前期摸排调研,辖区企业存在的用工难、融资难、产业链配套难问题已经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记者从庐江获悉,该县高新区管委会已采取分类施策方案,“对于规上企业,我们要确保全覆盖,摸清它们能够享受到的政策与存在的问题;对于拟申请的规上企业在政策范围内能申报的,我们也梳理出来,与企业对接;对于其他小微企业,我们在政策对接之余,更多的是听取建议和需求;另外,还有部分在建、筹建企业,我们也会召开相应规模的座谈会,做好调研,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
倾听企业声音,了解企业所思所想。疫情防控期间,庐江281户复工企业通过政府协调获得了50万只防疫口罩,2171名工人陆续走进工厂解了企业用工难题,1.94亿资金及时到位为企业注入新“血液”。
便利服务群众办事不再“多跑腿”
“要不是村卫生室为我及时开具了健康证明,我也没办法这么及时抵达工地开始工作。”通过招工,冶父山镇铺岗村街头村民组52岁的村民丁家宏需前往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打工。
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32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首台机组将于2021年4月投产发电,目前正在抢抓工期。丁家宏告诉记者,在省内务工的只需扫一扫“安康码”,但是出省、出国都需要健康证明,由医生检查身体正常后,方可开具。“本来还以为要去县城办理,结果在家门口就能办好。”
除了丁家宏之外,冶父山镇明圣村黄代村民组村民黄海林也顺利拿到了健康证。“现在村里搞这个服务点,对我们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大方便。”黄海林告诉记者,他通过网上招工已经入职宁波一家玻璃厂,下周就准备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