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6-06 02:35 的文章

创建特色产业园区 政策力促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

  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20%以上,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器材和北京冬奥会亟须装备,大幅提升供给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创建若干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形成具备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对冰雪运动指导政策的细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已有多项政策出台。今年3月31日,《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明确指出将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加快发展冰雪产业。

  激活产业

  冰雪产业正蓬勃发展。根据《2018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数据,2018年我国总滑雪人次再创新高,达2113万人次,同比增长14.4%。其中,滑雪场滑雪人次达1970万人次,同比增长13%。滑雪场较2017年增加39个,达742个。

  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港股06806)研报指出,我国滑雪运动渗透率仍较低,距离发达国家和地区5%以上的滑雪运动渗透率有较大差距。对标美国1980年冬奥会极大促进冰雪运动发展,中国冰雪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将在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而在1980年美国举办了普莱西德湖冬奥会。这段时间也是美国滑雪运动大发展的时期,1970年-1979年间,滑雪人次从530万人飙升至5030万人,复合增速约28%。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港股06178)研报表示,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滑雪产业链将由个人装备、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延伸至雪场建设、雪场设备的生存制造等领域,并扩展至滑雪竞演业、传播媒体等衍生行业。2022年,冬奥会赛事编制包括场馆运营、人力资源、医疗、通信等项目的预算规模为15.6亿美元,场馆投资的民间资本引入预计占比达到65%。同时,“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提出,旨在鼓励以冰雪为带动,探索运动项目产业化发展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装备、赛事、雪场、培训等多个领域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当年国内新增滑雪场108座,增幅首次突破20%。2017年,中国滑雪总人次为1750万,一次性体验者人数占比由2016年的77.8%下降为75.2%。2017年,人均滑雪次数由2016年的1.33次上升为1.45次。

  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港股02611)研报认为,在政策大力推动下,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扩大与冰雪产业结构优化可期,中国冰雪产业有望将在北京冬奥会前后进入发展高峰期。重点推荐涉足冰雪运动装备的探路者(行情300005,诊股)及冰雪运动装备零售商三夫户外(行情002780,诊股)。

  政策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对此前冰雪运动指导政策的细化。

  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总体目标提出,到2022年,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实施纲要》制定了阶段任务。2018年至2019年,重点扶持一批群众性冰雪品牌项目;2019年至2020年,动员各方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初步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2020年至2021年,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区市;2021年至2022年,群众性冰雪运动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努力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而上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我国冰雪运动总体发展更加均衡,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参与人数大幅增加,冰雪运动影响力更加广泛,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日益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