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2-26 11:51 的文章

火炬中心支持科技企业的政策汇编 专家怎么看?

  2月14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汇编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政策汇编(科技创新版)》正式对外公布。该政策汇编由科技部、高新区、各地科技管理部门三部分政策措施组成。

  其中,科技部政策措施由科技部、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措施两部分组成;高新区政策措施包含20家国家高新区新近出台的政策措施;各地科技管理部门政策措施包含22条地方新鲜出炉的政策内容。

  日前,多位专家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短期应急措施和中长期政策

  缺一不可

  李哲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经济发展不只是经济规模的增长,也表现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与技术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工业化以来,每次技术革命都带动经济发展形成一次波动,波动的上半期表现为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和已有产业的规模扩张,下半期表现为新兴产业的成熟和新技术对已有产业的渗透改造。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信息通信技术引发的周期的后半段。从这个角度看,由于技术带动的产业大规模扩张期已过,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影响不会太大,恢复也不会太难。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和对应制度的深度调整期,疫情对经济结构影响不容轻视。

  中小企业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兴服务业企业也是经济新动能的主要来源。在疫情情况下,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冲击中面临的困难最大,甚至会面临倒闭的困境。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都处于细分的行业领域,短期其业务的被替代的可能性较低,一旦由于项目合作、物流配送等原因,容易造成细分行业领域的供应链中断。这种短期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资金链、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跨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在国际竞争情况下也可能通过替代作用被国际同行挤出市场,进而降低国内该行业的多样性。对这类中小企业,不仅需要采取短期应急措施,也需要中长期的政策支持。

  从近期科技管理部门和高新区出台的政策来看,有望发挥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的有效作用,也能及时给有困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有力支持。有的政策是短期应急的,例如在鼓励研发方面,中关村科技园区根据研发投入实际情况,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20万元研发费用补贴;在缓解中小企业成本压力方面,兰州高新区对承租区属国有资产类办公研发用房的企业免收2个月房租,房租损失由区财政承担,也有许多高新区通过出口补贴、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政策给予中小企业特定支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也有一些政策是面向长远、增强企业能力的,例如上海市在政策中专门设计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包括加快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申请、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加大科技创新券支持力度等,对支撑中小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都非常重要。

  整体来看,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冲击,既要采取短期扶持政策,缩短经济恢复过程;也要从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整体进程着眼,保障和加强已有的发展改革路径。这两类政策对于保护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政策措施颗粒度、可操作性、

  可落实程度等存在改善余地

  余江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此次疫情的爆发和相关政策建议的推出,建立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和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对于压力大但影响力广的中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产业链安全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快速响应,根据区域特征提出了针对性强、措施多元化、有扶持力度的政策建议,让人印象深刻。

  整体来看,各地方和高新区基本围绕地区特点和企业面临的挑战,从科研和复工防护方面应对疫情防控,以及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稳定发展提出了较为全面、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但在政策颗粒度方面、可操作性方面、可落实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完善和改进余地。

  整合现有的政策举措,建议进一步在以下方面加强思考:一是政策落实和举措的可操作化和细化推进,是建立在精准对接企业,关注企业诉求搜集和政策动态调整性较弱。二是除了对疫情防控的科研布局之外,推动数字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行业恢复和重塑”。另一方面,政府的服务工作人员如何快速适应从线下到线上流程的转换,人员培训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三是针对一些共性诉求的汇总和统筹,如一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些重大创新平台的建设等,避免重复投资节约资源、实现快速部署、相关标准的快速出台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四是跨省域和市域联动的必要性和机制的进一步讨论。五是除了各类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和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之外,建议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帮扶,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将帮扶政策与企业互助和生产自救相结合。

  鼓励建设平台型组织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刘会武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