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2-15 20:46 的文章

朱国华:从产业经济研究视角看上期所20年多层次

  30年风雨历程,中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步子日渐坚实。从1999年开始任上期所社会理事一直到2018年退休,作为一名学者,朱国华教授见证了国内期货市场30年取得的许多成就和面对的问题;作为一位社会理事,朱国华也亲历了上期所从最初交投清淡到成长为商品期货成交量排名全球第一的国际知名交易所的历程。上期所成长的20年,也有朱国华19年的“陪伴”。虽然主业是在大学教书,但是这19年和上期所同甘苦、共患难,朱国华内心觉得,自己也是个“上期人”。

  理事生涯叠加学术的产业研究经历,朱国华形成了对期货市场更加细腻的观察和不一样的研究视角。采访当日,朱国华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办公室等着大家。简单的寒暄之后,他笑着说,回答这几个采访问题,他也做了一番准备。他拿出一沓准备好的相关资料,从期货日报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开始一一解答。

  A看得“深”“远”“准” 扎实打下制度基石

  在朱国华眼里,从成立之初,上期所就有了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利”是上海有全国最大的先试先行浦东自贸区,“人和”是上期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使用。朱国华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上期人20年来的初心不改,才有了上期所在衍生品市场发展中的成就。

  一直以来,上期所在国内期货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中起着标杆性的作用。朱国华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期所在国内衍生品市场中看得深、看得远,也看得准。“最突出的体现,就在上期所对规章制度的重视上。”朱国华认为,对交易所来说,风控是重中之重,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支持交易所的长期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国外引进期货交易所的概念。当时,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现货市场发展程度尚不够成熟,且由于期货交易和实体商品交易风险点不同,在国内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相关风控制度在国内无所借鉴。在大家都有些无所适从时,上期所从合并前的“三所”就开始研究,要吃透国外主要交易所的规章制度,在对这些交易制度深入理解、领会的基础上,以共性为本,以差异化为补充,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制度’是交易所持续稳定经营的重中之重,上期所一开始就准确地看透了这一点,也抓得足够紧。”朱国华说。

  一家交易所要平稳运行,一定要有好的风控。“期货风控的关键是在哪里?”朱国华自答道:“关键就在于规章制度,交易制度任何一条规则的改动,都会导致交易者的方法、思路、目标随之发生改变。”所以最重要的是交易者对交易规则有良好、明确的预期,这主要来自于规则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他解释:“国内、国外的期货市场,我研究了很多,要大家对交易所有信心,规章制度就要有相当的稳定性。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临时变化,必需改动时,也要提前通告,给市场合理反应时间。”在他看来,上期所做到这些,和上海的历史也有关系。上海第一个开埠,开放得早,形成了良好的守信用、重承诺的市场氛围。交易所规章制度的可预期性,让市场所有交易者、参与者(包括国外的)均对规章制度有信心,可预期,这也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朱国华认为,上期所在这块做得非常好,以后也要在这一块上坚持。坚守信用,给市场信用,不可动摇。

  说上期所“看得远”,是因为上期所始终以国际知名交易所作为对照和对标,始终坚持国际化导向。“19年里,我作为理事参加了10多次讨论国际化问题的理事会。”朱国华看来,正是因为这种坚持,在中国证监会、上海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海成立了能源交易中心,扎扎实实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第一步。“上海能源交易所国际化背靠的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趋势、浦东自贸区建立的机会和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始终时刻准备着的那部分人。”

  B承载产业链全环节 走出服务实体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三家交易所先后开始探索发展道路,从小到大,从探索到规范,一步步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时至今日,三家交易所虽各有侧重,但之间在品种大类上存在的交叉和替代关系,使各自存有内在发展动力,彼此之间形成了良性有序的竞争格局,促进国内期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上期所形成了以产业链为目标、以价值链为抓手的特色,有重点,也抓细节。朱国华觉得,这其实也是上期所“看得深”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