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汽车年报点评:锂电板块财务状况承压 资金聚焦行业龙头
【2018年智能汽车年报点评:锂电板块财务状况承压 资金聚焦行业龙头】鉴于智能驾驶板块及燃料电池板块多以概念股为主,我们仅对锂电池板块进行财务分析。2018年。我国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提高,但利润大幅下滑。(广证恒生)
摘要:
财务方面:锂电池营收有所上涨,利润大幅下滑
鉴于智能驾驶板块及燃料电池板块多以概念股为主,我们仅对锂电池板块进行财务分析。2018年。我国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有所提高,但利润大幅下滑。2018年该板块总体实现营业收入6906.16亿元,同比增长16.25%,净利润达166.95亿元,同比下降54.16%。归母净利润累计达201.62亿元,同比下降49.34%,财报进一步承压,盈利能力不容乐观。与此同时,盈利质量有所好转,企业周转能力相对提升。偿债能力方面,新三板企业偿债能力更佳。
融资方面:智能汽车行业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大
从行业整体看,智能汽车行业融资热度持续,2018年共发生融资事件共计104起,同比增长6%,总体融资规模达到467.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35%。单笔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融资事件有33起,较2017年增长了50%,深受资本追捧。我们将智能汽车行业细分为智能驾驶、燃料电池及锂电池三个板块进行分析探讨。
(1)智能驾驶板块热度持续
智能驾驶板块深受资本关注。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智能驾驶领域新增融资数量相较于2017年的82起稳步上升至89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达到394.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8%。融资数量及融资金额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其中,商汤科技在2018年度累计获得超过22.2亿美元的融资(折合人民币超120亿),成为该领域的融资首位。该板块融资事件多数集中于前期轮次。
(2)燃料电池融资规模持平,资本集中于龙头企业
燃料电池板块获得的融资数额相对较低,2018年行业融资事件7起,累计获得融资金额3.3亿元人民币,与上年的6起融资事件及3.5亿元人民币规模持平。
2018年,亿华通累计获得超3亿元融资,成为该领域唯一获得单笔融资超1亿元的企业,且连续5年获得500万元以上融资,融资金额居行业首位。
(3)锂电板块融资金额大幅提升
锂电池在我国的发展程度较燃料电池领先。2018年,锂电池板块融资金额融资金额创下新高,达69.4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达203%。融资轮次多为中后期,于上年相比有向后倾斜趋势。
公司推荐:亿华通(834613.OC)、宁德时代(300750.SZ)、杉杉能源(835930.OC)
风险提示:同业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原料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
智能汽车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正乘政策东风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刚需迅速发展。由于智能汽车行业涵盖面较广,根据广证恒生的分类标准,我们将智能汽车行业细分为锂电池、燃料电池及智能驾驶板块,结合行业的的财务状况及投融资事件进行行业分析,同时根据相关指标筛选出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并对其进行深入介绍,展现智能汽车行业业态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给予市场投资者参考。鉴于智能驾驶板块及燃料电池板块多以概念股为主,财务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其发展状况,我们仅对锂电池板块进行财务分析。
1。锂电池增长总体放缓,营收增量不增利
目前锂电主板和新三板公司2018年年报已基本披露完毕。锂电池板块在我国发展起步较另两板块早,目前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根据广证恒生的分类标准,我们筛选出锂电池板块主板企业92家,新三板26家,依据企业已经披露的2018年年报,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多个层面,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典型财务指标对这些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根据相关财务指标筛选出优秀企业,并对其进行深入介绍。
1.1。锂电池主板营收增长持续,亏损企业有所增加
2018年,锂电池行业总体实现营业收入6906.16亿元,同比增长16.25%,净利润达166.95亿元,同比下降54.16%。归母净利润累计达201.62亿元,同比下降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