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8-28 12:15 的文章

供需矛盾突出,托育行业亟待打破发展困局

原标题:供需矛盾突出,托育行业亟待打破发展困局

上班族没有时间照顾小孩,作为一种母职替代性公共服务,针对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开放以后,婴幼儿越来越多,但一些生育配套政策还没跟上, 尤其是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不足且无序发展,使得托育服务长期处于“监管缺位、市场失灵、社会失职、家负全责”的失衡状态。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为此前处于政策空白期的0~3岁托育服务行业提供了国家级发展指导意见,以期待通过支持和鼓励兴办托育服务,促进实现“幼有所育”。

政策支持愈发完善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达1523万人,0至3岁婴幼儿接近5000万人。有调查显示,目前全国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仅为4.1%,城市0至3岁婴幼儿入托率也不足10%,而发达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在25%至55%之间。国内育幼机构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家庭的现实需求,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针对这一显著的民生短板,早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中,“幼有所育”就被摆在首要位置。国家着力强调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地方也在通过采取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社会力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用人单位内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进而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眼光放在了婴幼儿早教、托育的项目上。

以上海为例,2018年4月,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出台“1+2”文件,即:《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

作为全国第一个出台指导意见及标准的城市,上海市“1+2”文件强调: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举办;面向3岁以下幼儿,尤其是2~3岁幼儿实施保育为主、教养融合的幼儿照护的全日制、半日制或计时制机构。

托育市场之“变”

百奥国际幼教中心是广州第一家为低龄婴幼儿提供国际化标准服务的多功能幼教中心,目前向中国及外籍家庭提供0~3岁婴幼儿国际幼儿双语日托、亲子早教及家庭派对服务。

对于托育产业,百奥国际幼教中心总经理周青青十分看好。她认为,由于许多传统幼儿园还未转型成功,因此现阶段幼教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新一代家长消费观念的升级和对培育孩子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早期教育愈发受到现代家庭的认可。不少家庭存在“由家里老人带觉得素质达不到”、“由保姆带不放心”的顾虑,这也使得针对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服务越来越火。

而在城市里,“没人带孩子”是制约家庭生育的突出因素。尤其是二胎开放以后,不少家庭迎来第二个孩子,父母同时照看两个孩子比较困难,而祖辈往往年岁已高,他们帮助晚辈照看孙辈的积极性与意愿降低了不少。女性要兼顾照顾幼儿和工作,难度非常大,于是托育需求在此时凸显。

在国内,托育市场正在经历从混乱无序向标准化、高质化发展的自我迭代。此前,托育机构的主要形态多为“小作坊”和附属于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的体系内。近年来随着政策不断深入和资本扶持,幼儿托育市场也开始走向更多元、规范的状态,早教中心和专业托育机构大量出现,呈现出了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龙争虎斗的局面。

在需求较强的居民小区中,小微型“家庭作坊式”托育机构,成为区域内家长们的刚性需求。这些规模很小的托育园所,往往有较长的经营年限、“跑路”情况较少,但对此类机构的监管难度很大。

随着政策不断细化,托育机构需要具备的资质也愈发细化,直接导致市场准入门槛被抬高,幼托机构需满足消防、卫生、教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对办学产地、办学资质、办学条件的各方面要求,这也挤压了以往遍布于社区中“家庭作坊式”托育机构的发展空间。

而受益于庞大的婴幼儿人口优势,国内托育和早教市场整体发展态势强劲。沉下心来好好丰富产品线、拓展市场,也逐渐成为幼教企业的共同选择。

行业仍需规范

今年7月,知名托育品牌凯瑞宝贝被家长爆出多家门店关停、人去楼空,家长退费无门,涉事金额超百万元。不久后,馨哈早教也出现“跑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