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5-21 10:14 的文章
反思我国光伏行业发展需要解决和深入探讨的问
进入11月份的短短几天,光伏行业却经历一场温暖人心和一场振奋人心的重要会议:
一是,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到场、50多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会议规格之高,座谈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在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困难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方面政策举措。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光伏企业“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二是,11月2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组织召开了“太阳能发电: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太阳能“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调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上,国家能源局有关领导与参会人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充分交流,新能源司领导在最后总结中也提到了提振行业信心、明确补贴支持、提高规模指标、加速出台政策、户用单独管理等方面内容。
两场会议后,光伏行业似乎有从531新政后的“阴霾”中走出的迹象,但作为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的光伏人,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行业面临的背景和问题:
背景1:“驱动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尽早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20年15%、2030达到20%、2050年达到50%以上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的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革命、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实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大力支持包括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以促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在国家能源战略实施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面临着补贴支持资金不足、未能依法得到保障优先消纳、跨省电能交易壁垒、电站运营考核要求提高等问题;实施上述发展目标需要传统能源主体作为主力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各级电网公司制定并确保执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计划;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参与能源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主导和监管作用。
那么,如何保障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中的发展地位,提高认识,进一步激励高质量发展?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补贴拖欠带来的发展障碍,可否通过鼓励支持金融手段创新,让光伏企业提前拿到这笔“未来”的钱?如何确保可再生能源优先消纳水平,备受行业广泛关注的“配额制”政策征求意见已经进行到第三轮,能否有效的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背景2: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调研显示,在同等项目收益率的情况下,国外优秀项目电价要比国内低40%,甚至60%。除日照资源差异外,成本差异主要来源于资金成本(低50%甚至更多)、接并网差异、税收补贴差异以及土地成本差异。目前,我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中,非技术成本占项目总投资成本20%或以上,主要包括手续规费(居间费用)、土地费用、税费、电网接入费用、补贴拖欠、融资费用等。且受国内新政影响,金融机构普遍缩减对光伏项目的信贷支持,“融资更难、融资更贵”问题凸显,导致非技术成本占比日益增加,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光伏发电投资成本下降关键因素。
2015-2020年地面光伏电站投资成本情况及预测
那么,如何促进提升金融界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心,降低民营企业融资费率?能否通过政策联动措施降低土地费用、手续规费,敦促电网公司依法履行无偿承担接并网的义务?在国家推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背景下,可否从税费政策方面体现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
背景3: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座谈会提出,将考虑提高光伏发电“十三五”规划目标。从“严控规模”到“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并不意味着光伏行业重复过去只重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老路,继续引导行业注重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保证充分消纳和补贴退坡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没变,行业由粗放式发展需要朝精细化发展的态势没有变。2017年,国内市场历史性突破53GW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而一线组件企业组件制造业务净利润率却不足1%;国内光伏上市公司三季度经营情况,逾七成企业净利润率下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亏损经营;光伏制造业自2017年开始就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