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8-01 21:07 的文章

不畏周期,御风而行 | 创业邦《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带你站上新消费之巅

2019年7月24日,创业邦研究中心在新消费主义峰会(武汉)上发布了《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报告对新消费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和细分赛道做了详实分析,阐述了创新、创业、创投的活跃领域和机遇,为优秀企业画像,并对新消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报告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新消费产业特征

新消费是以消费者为核心,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重构消费者与商家关系,实现业态整体的全要素升级。新消费推动商品和服务供给侧优化,逆向驱动消费新技术、新模式涌现,进而催生新的消费业态,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成为了新消费发展的核心动能。消费升级反映了居民从较低生活质量标准向较高生活质量标准的迈进,是主流商品的消费需求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是消费结构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优化的过程。

目前进行的消费升级正在驱动着以餐饮食品、新零售、新品牌、生活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交通出行为代表的细分赛道快速发展。此外,新消费也在带动产业实现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附加值化,有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快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伴随新兴消费群体崛起,以及下沉市场的机会,在消费生活领域,围绕品牌、渠道、场景和技术等各元素的创新创业层出不穷,新零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等各个细分赛道都孕育出巨大的增量市场。


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和消费体验,品牌赋予产品的价值正不断撬动需求侧,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极致体验为追求,正在成为企业经营的目标。

因此,新消费行业各个细分赛道备受企业和投资者关注。


新消费产业链图谱

不畏周期,御风而行 | 创业邦《2019中国新消费产业研究报告》,带你站上新消费之巅




新消费产业挑战和机遇

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更是重中之重。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高于GDP的增速,达到了38.1万亿元,暂居全球第二。2019年1-6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万亿元,同比增长8.4%。6月份消费增速出现明显回升,同比增长9.8%,为近15个月以来最高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2019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如果不出意外,这个数字会在 2019 年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消费向新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各大巨头不断入局新消费,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阵营,大力布局业务矩阵,使整个新消费行业的热度始终不减,大额融资事件频出,也在刷新着该行业的融资记录,资本市场表现非常活跃,是企业、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赛道之一,但同时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新消费时代,旗帜鲜明的消费主张和异彩纷呈的消费创想,使选择更契合需求,产品更智能生动,体验更尊重感知,品质更聚焦人性,理想生活不断趋向至真至善至美,用户体验+场景化消费将成为必争之地。新消费主义感召下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快速迭代演化,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垂直行业发展、细分赛道竞合、创投圈走向,乃至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布局。因此,面对消费升级的新经济浪潮,机遇始终与挑战并存。


挑战方面,中产分化导致M型社会加速形成,购买力两极化催生普通群众“高性价比”和高净值人群“极致体验”的消费需求;全民进化时代的圈层裂变,衍生出一系列“他经济”、“她经济”、“它经济”,消费行为本身被赋予了更多标签、更多场景;生态重构下的去中心化,导致简单的消费供应链走向复杂的多主体产业生态,这都是未来新消费时代面临的挑战。


机遇一:新零售最后一公里持续探索

企业纷纷聚焦场景化引流和社区化运营,加速抢夺消费者心智份额。围绕高频生活刚需,如生鲜食品等,前置仓模式、门店到家模式、社区拼团模式快速崛起。前置仓模式选址社区,替代菜场和社区超市;SKU1000-2000个,客单价50元左右,以一、二线城市为主,面向快节奏年轻人群。门店到家模式选址热门商圈替代百货商超市;SKU大于10000个,客单价接近100元,以一、二、三线城市为主,家庭消费人群。社区拼团模式私域流量运营,团长招募并配送,SKU大于100个,客单价小于50元,以二、三线城市为主,价格针对敏感中青年。


机遇二:新国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