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7-15 08:49 的文章

前海母基金靳海涛:母基金缺人又缺钱 直投将带

2016年,从深创投卸任的靳海涛主导创办了总规模达215亿元人民币的深圳前海母基金,这刷新了国内商业化母基金及股权投资行业单只基金的规模记录。

近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靳海涛再次为母基金发展建言。他表示,中国母基金目前尚属幼苗,既缺人才也难募资,希望各方关注和支持母基金更好发展,以改善VC/PE行业生态。

母基金为行业输入效率和秩序

无论母基金的春天到底有没有来,历经过去几年一级市场的狂飙激进,母基金在国内逐渐广为人知。作为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母基金发端于1975年美国的私募基金市场。彼时,随着私募基金数量和民间资本供应者急速膨胀,以中介角色出现的母基金开始大量涌现。相比海外母基金已经走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母基金行业从政府引导基金起步,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大多数已经发行的基金还未走过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

2016年,靳海涛从深创投卸任后开创了215亿元规模的前海母基金,联合合伙人阵容包括马蔚华、沈南鹏、熊晓鸽、倪正东等,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母基金对行业发展的重大价值。在靳海涛看来,投资机构鱼龙混杂、行业运作不够透明、内部约束不足、合格投资人队伍缺失是我国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至今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而母基金可以通过为行业输入效率和秩序来解决上述问题,改善行业生态。

在提高股权投资效率方面,靳海涛认为,通过子基金和具体项目两个层面,母基金能够双重分散投资风险,到目前为止欧美的母基金还没有发生过亏损的案例。此外,单只基金要么专注于某个专业领域,要么专注于某一个阶段,专业性与阶段性的配置均衡很难在一只基金上实现,而母基金可以满足LP这一诉求,实现赛道和阶段的共轭效应。

“什么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风险?不是每个项目都安全,或者说大部分项目都安全,最大的风险是投不到明星项目,投不到能挣大钱的项目,平均收益不够,投资人不满意,追求安全但没挣着钱。”在靳海涛看来,随着一些白马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日益扩大,其资金收益率未必赶得上一些小而美的黑马基金,但大型机构投资人投“小而美”基金时受其单笔投资决策成本的约束,往往难以决策规模过小的投资,而投资母基金,就可以很好地规避上述的缺陷。

除了能提高行业效率,母基金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它能够为行业输入秩序。靳海涛认为,母基金不仅可以净化底层的土壤,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合格机构投资人队伍,还能够实现市场约束代替政府微观管理。“比如我们现在每年请会计师事务所做估值报告,我要求子基金必须按照我的标准去估值,这能够让LP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点上清楚地看到基金运转的情况,但如果政府要求机构一定要这么做并不容易。作为一个LP要求子基金做估值报告他一定会答应,如果不答应就拿不到钱,这样就加强了市场约束,所以微观的问题应该通过市场化的管理去解决。”

现阶段母基金发展缺人又缺钱

随着母基金的价值与优势被越来越多投资人所认可接受,我国母基金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已完成登记的母基金管理人达681家,备案的产品数量为1871只,募集规模为6320.27亿元。

“但母基金研究中心曾做过一个统计,2018年中国市场化母基金只有82家。按照这个数字,在中国纯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占比非常低,而美国的母基金都是纯市场化的,规模已经接近两万亿美元,所以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的母基金现在还是一个幼苗,还有大的发展空间。”靳海涛认为,但中国母基金的发展目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是人才不足。“我认为,管理母基金的人最好有相当一部分是做直投出身的,但是欧美几乎没有,国内情况也是如此。我去做母基金的时候,很多人会说母基金干的是没劲的事,不刺激,但其实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增加刺激感,所以我想呼吁直投大佬站出来管理母基金。”

其次,靳海涛认为,重复收费的模式目前不被投资人普遍接受,这是制约母基金募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母基金多加0.5到1个百分点的管理费,多加5%到10%的业绩提成还是有困难的。我在筹备前海母基金的时候就提出不重复收费,投资人投前海母基金与投直投基金所付出的成本和费用没有区别,这个是造成前海母基金超募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