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7-15 04:48 的文章

有效弥补传统融资渠道不足 信托行业为民企提供个性化方案

    光大信托服务民企,业务规模超4500亿元

    ■本报记者 邢萌

    近年来,纾困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信托行业回归本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信托制度有效弥补了传统融资渠道的不足,发挥灵活性优势,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践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助力民营经济”并不是一家之谈,将之落至实处已成为信托业的共识。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上,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光大信托在日前举办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亮出了成绩单,截至2019年6月底,该司助力民营经济的信托业务存量规模超4500亿元,占全部信托存量规模的七成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业务规模占比近九成。另外,记者了解到,重庆信托、渤海信托、国通信托等大中型信托公司均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感,取得了卓越成绩。

    光大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闫桂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持民营企业,既是责任问题,也是功能问题,更是使命问题,同时也符合金融机构回归本源的大方向。信托的本源就是发挥制度金融、结构性金融、跨市场金融的优势,做资源整合者及资源整合的综合服务商。”

    中小微民营企业

    成为光大信托投融资重点

    信托在助力实体经济领域成果突出,工商企业已连续7年成为信托资产投向的第一领域。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投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5.67万亿元,占比信托资金总规模25%,成为第一大信托资金投向领域。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分析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号召,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战略新兴领域。“自2012年2季度以来,工商企业始终处于信托资金投向的第一大领域。”

    7月12日,光大信托在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披露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成果。据悉,截至2019年5月末,光大信托6396亿元信托资产存量管理规模中,投向服务实体经济业务规模5059亿元,占比为79%,同比增长279亿元,增幅为6%。

    在民营企业投融资领域,光大信托服务中小微企业业务规模占比近九成,成为最重要的客户群体。据光大信托信托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赵耀介绍,截至2019年6月末,公司信托业务存量规模中交易对手为民营企业的规模为4592亿元,占全部信托存量规模的70%以上。从合作对手规模看,大型民营企业合作规模为518亿元,占比11%,中型民营企业合作规模3069亿元,占比67%,小微民营企业合作规模为986亿元,占比22%。

    闫桂军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光大信托非常重视与优质民营企业的合作,将其上升为战略高度。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重庆信托、渤海信托、国通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已将“助力民营经济”落至实处。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末,重庆信托设立信托产品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余额1178.73亿元,占融资服务总额比重为62.68%;2018年,渤海信托成立融资类信托规模总计836亿元,其中共向民营企业融资651亿元;在提供民营企业融资服务方面,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国通信托支持多家世界500强民营企业存续信托融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包括支持工商企业700亿元,相比2018年年初增长了32.4%,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42.5%。

   纾困民营企业

    信托制度优势突出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身处不同生命周期,需要的金融服务也不尽相同。信托公司则可利用综合经营优势满足民营企业全周期的需求,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是信托行业回归本源、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境提供解决方案,是信托行业的本职和担当,也是有利于信托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开展信托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题调研中,中国信托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漆艰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