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7-06 23:31 的文章

百亿规模的辣条行业处境尴尬:国标未定 企业恐慌中转型

  以30年前的一包“五毛辣条”为起点,辣条行业已经发展到近六百亿规模。从粗放式的家庭小作坊到全自动的工厂,从单价五毛到十元一包,辣条企业也迎来了飞速的发展。麻辣王子(玉峰食品)的创始人张玉东告诉记者,15年前的行业发展初期,企业拥有上千平米的厂房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年销售超过500万的企业,员工月薪也只有几百元,但现在,不少企业规模已经超过2000万,员工的工资也到了近4000元。

 

  辣条产品在迅速占据市场的同时,“垃圾食品”的质疑却从未消失。每一次食品安全的爆发,都对企业造成了伤害和打击。挫折背后,辣条企业砍去低端产品,投入成本改建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希望脱去一直以来“脏乱差”的标签。面对地方标准不统一引来的尴尬,企业寄希望于未来新国标的提出,但这也将是对行业的一次大洗牌。老玩家在升级自身之时,这块大蛋糕也遭到了新玩家的抢食。过去几年,三只松鼠、金丝猴、盐津铺子等食品企业都推出了辣条产品,其中部分企业将辣条作为了重点项目。

 

  高端化、健康化是目前辣条产品想要打造的关键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辣条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拼口味,到拼布局渠道、分销的速度,再到拼品牌,第四个阶段的重点放在了健康上。

 

  “五毛辣条”创造了近600亿市值

 

  距离第一款辣条的诞生已满30年。用一台老旧的米线加工机器,装在自家简陋的院子里操作,1998年湖南平江县三市镇的李猛能与邱平、钟庆元三人研制出了第一款辣条——一种面筋类型的熟食制品,融合了当地豆筋和酱干的特色,加入了咸味与辣味。后来,这类面筋制品迅速走入全国的大小街巷,被人们称之为“五毛辣条”。

 

  那一年,年仅29岁的张玉东刚从部队退伍回家,开始做茶叶生意。但让他奇怪的是,当他走在平江县三市镇的街上,一种带着孜然、花椒味道的麻辣香味充满了整个镇。这种味道提醒着他,家乡正在被辣条这种零食所改变。他迅速转变了创业方向,冲着这个新商机前进。这个新品类的制作并不困难,他还记得,当时辣条的最大用户是小学生,后来迅速扩张到中学生、大学生、白领。“当时是闭着眼睛自动赚钱,市场供不应求,生产能力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张玉东回忆道,从1998年到2002年,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辣条已经变成当地的畅销产品。“即使稍微调高一点价格,辣条的销量也几乎没体现出来影响,辣条市场完全处于饥饿的状态。”

 

  同时,因为在1998年本地的酱干行业陷入低迷,酱干的原材料大豆大幅度涨价,“一大帮做麻辣豆皮、麻辣豆筋的同行转行,进入了辣条行业。”市场迅速变得拥挤。原本生产酱干的作坊,多数变成了制造辣条的厂房。2003年,张玉东也买下了几家酱干作坊进入了辣条行业。从开始的两台机器,发展到几十台又到几百台。许多平江人选择去辣条工厂打工,他们习惯称呼其为“麻辣厂”。辣条的畅销也改变了民营企业上下游赊账的传统,张玉东记得,进入行业仅半年后,因为市场需求大,经销商常常提前打款,“他们用现金排队,企业就会优先考虑。”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平江80%的辣条企业都形成了“先款后货”,这种模式帮助了上游供应链的资金回笼,也让辣条的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更具有保证。

 

  另一边,卫龙的创始人刘卫平将辣条带到了河南漯河。刘卫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在1999年8月5日凌晨3点乘坐2153次列车到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最开始卫龙辣条也是小作坊生产式,人造肉、豆皮等原材料是从湖南平江带来的,再拌上辣味的调味料拿到市场上售卖,一开始的市场反响就不错。偶然的是,在2000年,湖南和河南两地都对辣条进行了改良。在三市镇,辣条的发明者邱平开始在产品中添加了甜味。而身处漯河的刘卫平偶然遇到了一位卖牛筋面的老太太,被启发的刘卫平在产品中加入了焦糖和辣条面,因为形态似“鳝鱼”,便起名为“鱼条”。两者不约而同地选择,让辣条在口味上形成了麻辣加甜的定位。

 

  由此,“南玉峰北卫龙”的格局初见雏形。根据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辣条厂家一千余户,产值至少达到500亿-600亿元,湖南与河南二分天下。

 

  被质疑的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