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分析:多家企业布局,5G技术赋能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5G技术赋能工业互联网,但仍然处于早期阶段
在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爱立信的展台上,送料机器人和物件加工机械臂,通过5G信号的连接实现了流畅的配合,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整套操作任务。这是5G赋能工业的一个小缩影。
5G商用牌照正式发布,意味着中国提前进入5G元年。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和低功耗的特点,将使得企业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简单的方式采集数据,这也催生更多商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就是其中一项。
不过,目前5G在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应用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施耐德全球工业控制与驱动业务高级副总裁马跃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需求侧还没有太多所谓通用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在供给侧还需要大量投入和试错。此外,还需探索一条可负担、渐进的升级之路,否则工业互联网可能会造成工业的两极化。
多家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动驾驶、远程控制、智能制造将成为5G时代率先受益的三个领域。这些场景到2021年就基本都能大范围地实现了。”
通过爱立信自己开发的增强现实(AR)App软件,在5G场景下,虚拟图像能够根据交通路况、矿山、建筑等现实的物体实时模拟正在或即将发生的场景。这些应用在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等领域已经出现了实际应用案例。
“5G使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具备了广泛应用的基础。”张至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5G低时延、高速率等特点的使能下,这些过去谈论了好几年的技术,如今都可以部署在云端,通过5G与本地应用很好地结合,降低本地部署的应用成本,从而使得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在各行业普及使用起来。”
随着国家层面对产业升级、创新、经济新动能的进一步强调,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将会在整个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测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达到6080亿元。根据国家规划目标以及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态势,未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大,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逐渐提高,不断涌现先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预计到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万亿元,并预测在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12500亿元的水平,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前景十分乐观。
2019-2024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G大规模建网预计会从明年开始,明年的终端应用也会更多。”张至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爱立信与ABB已经签署了一份基于5G技术面工厂自动化的谅解备忘录,专注推动5G网络切片在汽车、电子等垂直行业的合作标准制定和应用服务,旨在使用5G和工业互联网联网来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