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6-25 17:36 的文章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国际创新深圳南山再出发-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万赢信 谋定采编:如今深圳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聚集了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创新领域的明星企业,以令人惊讶的创新力异军突起,频频成为国内外媒体的关注焦点。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南山区又是深圳市的科技强区

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 11.5 平方公里,是一个从无到有、自上而下为启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而被规划出来的园区。2018 年 1 月深圳市明确了未来城市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 2035 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和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南山区又是深圳市的科技强区,2018年,南山GDP达到5018亿元,连续6年稳居广东区(县)第一、全国第三。当年南山区的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位居全市各区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远超全市平均水平。2018年,南山区新增国高企业639家,总数达到3579家,占到全市总量的近1/4,其中腾讯、创维、研祥等9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国高企业为南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建立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国务院于1991年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配套制定了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后,根据形势的需要,又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扩展到国家高新区外。现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体现企业研发能力和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

“高远的目标源自于现实基础。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深圳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基础,成为吸引全球创新企业和创客人群的’硬件产业硅谷’。“2019年6月17-23日,在广东调研考察的全国工商联执委、谋定研究中国智库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23日来到了深圳对南山高新区进行了走访,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万祥军表示:深圳高新区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它的发展历程也是深圳从加工制造基地向科技创新中心转变过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场化力量吸引众多的人才、资金向此聚集,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1985 年深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第一个工业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这是政府推动深圳高新区发展的开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三来一补 ”发展的如火如荼时,深圳市政府逐渐意识到低附加值的低端加工制造业难以为继,深圳迫切需要产业升级。1996 年深圳市政府在深圳湾畔规划了一块 11.5 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式启航。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2000 年前后园区迎来了诸多知名企业的进驻,如联想、TCL、创维、长城、华为等。2008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深圳高新区规划建设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万祥军:国政研究崛起内在逻辑

图示:深圳南山区最高建筑,高新科技产业园标志--中兴总部研发大楼。

南山深圳湾畔崛起国际创新之都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