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影行业“冬眠”长,税务春风“唤醒”
电影行业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从2月至今,全国电影院一直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全国电影行业翘首期盼许久的电影院线终于迎来了复工复产。5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25号),也为在疫情期间进入“冬眠期”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复工复产的“温暖”。
久别重逢 减税春风助力电影行业复工复产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峨眉电影集团,是国家六大国有电影集团之一、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影视制作、生产、发行、放映、播出全产业链的影视产业集团。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华全介绍道,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峨影集团线下院线受影响很大,峨影集团时刻关注疫情态势,研究应对措施,努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
峨影1958电影城是全国首批恢复营业的电影院之一。7月20日上午10点半,峨影1958电影城开始放映复工后的第一场电影——《第一次的别离》,这部电影由峨影集团参与出品,也是疫情后上映的第一部新片。复工首日,峨影1958电影城共开放了7个放映厅,放映23场。根据猫眼数据显示,峨影1958影城是全国7月20日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之一。四川农业大学大四女生李晓萌,成为第一个检票进入放映厅的观众。她因此获得了永久会员大奖,可以在峨影1958影城终身永久观影,不限影片,不限影厅,每天可免费观影一次。
顺利复工复产的背后,峨眉电影城也面临很大的困难。成都市青羊区人大代表、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主任王全勇谈到,由于疫情影响,集团针对除剧本创作外的影视项目一度全部停工、旗下所有影院暂停营业,同期收入锐减。与此同时,企业还在进行转企改制,确保资产优化配置、稳定职工队伍的工作难度较大,创造产业新空间迫在眉睫。
针对企业面临的经营难点,国家税务总局青羊区税务局加大政策供给,4月份积极辅导峨眉电影集团及下属公司提交房土两税减免税申请,减免房产税近9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40余万元。“5月14日,税务局的管理员老师第一时间告知我们25号公告内容,详细介绍辅导了新出台的优惠政策。” 四川峨影一九五八电影城投资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刁洪亮说道。目前,峨眉电影集团及下属公司已享受文化事业建设费退费近4000元。影院恢复营业后,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企业还将享受到更大的优惠。
“国家出台的税费支持政策减免力度非常大,对整个电影行业全产业链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相信电影市场复苏回暖的春天不会远了。”王全勇表示。
据悉,截止2020年7月21日,青羊税务已完成文化事业建设费退费249户次,金额147.15万元。
雪中送炭 税务帮扶电影行业“疫”后重生
7月20日,在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后,希杰希界维(四川)影城有限公司所属的CGV影城龙湖金楠天街店在7月21日迎来了复业的第一天。当日,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武侯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影城现场,并给企业送上了税收优惠政策“大礼包”,为企业复工复产再添动力。
公司财务负责人何智介绍到,该公司是一家韩资企业,自疫情暴发以来,旗下5家电影院已停工半年,以CGV影城龙湖金楠天街店为例,暂停营业以来票房收入为零,但每月还需支付30多万元的房租,加上员工工资、社保等,后续运营一度可谓陷入“绝境”。
“在我们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税务机关及时为我们送来了疫情期间国家专门针对电影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按照政策快速辅导我们办理了1月份增值税及其附加的退还,共计2万余元,虽然金额不大,但对于企业来说,真是犹如雪中送炭。”何智感叹道。
据了解,在今年5月25号公告出台后,成都市武侯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为辖区电影企业办理增值税、文化事业建设费退税(费),该局各税源管理部门还成立了一对一联络小组,点对点围绕电影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难点、堵点进行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力电影行业“疫”后重生。截止7月20日,武侯区税务局已为辖区21户次电影企业办理增值税、文化事业建设费退税(费)共计2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