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入占主营高达七成拟IPO 晶云药物费用率为
近日,苏州晶云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云药物”)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华泰联合担任保荐机构。据其招股书,此次拟发行不超过1046.317 万股,计划募资6亿元,用于晶型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平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成立之初,晶云药物就聚焦在美国市场,也正因如此,其业绩也很受海外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近年来的“成绩单”中就能看出端倪,而当前正值关键时期,这是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情况?
另外,晶云药物的销售费用率相比同行来说,高出均值约一倍。同时,公司的晶型研发业务是CRO领域中非常小众,且知识密集度极高的细分领域。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未来行业的增速将会放缓。那么,公司如何保障未来的业绩增长?就相关的问题,《投资者网》联系公司的相关人士,得到较为详细的答复。
依赖海外市场
晶云药物是一家CRO(研发外包服务商)企业,专注于药物晶型研究,目前已经为全球500多家客户完成超过1000个化合物的晶型研发服务。
IPO前,晶云药物曾获得多轮融资。2015年9月,晶云药物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人人公司领投,陈一舟将晶云药物的商业模式称为“游戏领域的IP”。
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2019年,主营业务中,境外收入金额分别为4686.02万元、1.06亿元和7352.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33%、82.74%和64.09%,平均高达71.3%;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714.68万元、1690.32万元,全部来自境外客户。
当前正值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这是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情况?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网站等公开渠道获得的查询结果显示,晶云药物主营业务目前并不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加征进口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内,同时晶云药物也不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中。据此判断,中美关系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晶云药物相关人士告知《投资者网》。
尽管如此,从近来年的“成绩单”中可看出,晶云药物业绩波动较大,尤其2019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0.69亿元、1.29亿元和1.1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87.31%、下滑10.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1.71万元、3625.34万元和3264.9万元,同比增长330.71%、下滑9.94%。
针对2019年业绩出现波动,公司的相关人士称,“主要是由于公司2019年在研发投入上较上年进一步增长,再结合上述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收入的波动的影响,造成2019年公司利润较2018年有轻微波动。”
查看公司近三年来的研发费用获知,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24.19万元、1864.62万元和2202.68万元。按公司的说法来看,2019年相比2018年只增加了338.06万元。
“报告期内该业务以晶型专利权益转让收入为主,销售收入分成为辅。而晶型专利权益转让收入具有单项目金额较大、成功实现转化的项目数量较少、波动较大的特点。”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道。
行业增速放缓如何保未来?
该公司所涉及的晶型研发业务是CRO领域中的细分领域。据灼识咨询数据,2018年全球晶型研发服务市场规模为12.3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为5.5亿美元,占比45%,中国市场为1.2亿美元。 2018年至2023年,全球市场行业复合增速预测为7.5%,整个行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行业增速放缓。
那么,在未来行业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晶云药物如何保障未来的业绩增长?公司还有没有其他的业务布局?
“在晶型研发服务以外,公司以创新晶型技术自主开发为切入点,逐步将研发管线扩展到高技术壁垒的创新晶型原料药产品开发及首仿药产品开发,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广泛布局。”晶云药物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创新晶型技术及产品开发业务的研发项目已覆盖癌症、自身免疫类疾病、血液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并在广泛关注的关键靶点取得突破。当这些项目相继到达关键节点后,将为公司营收带来新的突破。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引人注意,就是晶云药物的费用率偏高问题,并且还明显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17年至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39%、11.42%、8.47%,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5.61%、3.59%、3.36%,销售费用率比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高出约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