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趣:长租公寓是技术活,研究行业诀窍重于盲目追求“质”与“量”
6月12日,“城市赋能、聚势而变”,第四届中国房地产租赁领袖峰会暨2019上半年涵寓长租公寓综合榜在北京发布。本次峰会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中国房地产金融媒体主办,公寓最前线、金砖传媒联合主办,中国房地产存量资产暨城市更新理事会承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胡安东、《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金砖传媒总经理尤优、《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编 凤晓龙、《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副总经理、公寓最前线 CEO 林正健、窝趣创始人&CEO刘辉等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上,《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编凤晓龙的主持了围绕房源优势、品牌优势、运营优势展开“质与量如何并驾齐驱”的探讨,与众品牌公寓的高层共议行业发展,其中窝趣公寓创始人&CEO刘辉认为长租公寓企业要跑到最后,要保证“量”不掉队,坚持恰当的“质”。
研究行业诀窍是关键
量与质兼顾是所有公司的美好目标。窝趣创始团队在5年前从做了十几年的酒店行业进入长租公寓行业,入行的第一年,很多公司快速扩张房源,在公开的资料里显示,半年拓展了一万间房,一年增加了五万间房。2015-2016年大批企业杀入长租公寓行业,到今天有很多企业已经吃过亏了,这不是“质”与“量”的问题,而是还没有研究好行业的诀窍就杀进来。
摸索恰到好处的“质”
“质”不仅仅代表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好的产品,而是包括整个业务体系与服务体验。举个例子,过去有一些公司犯的错误是让产品过分的好,比如一个长租公寓单房投入十万块钱一间,做出的产品很好,但是这个产品并不适合市场,是过度的追求“质”。真正的“质”是恰到好处,窝趣根据5年的摸索尝试,发现单房投入在5-6万是恰当的。
可达到的能盈利的“量”
做长租公寓要考虑生意模型,是不是能到达一定的“量”可以盈利,这个“量”是可预见的、可达到的。若是达到50万间的目标才盈利,这个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不能达到的“量”。
另外是一个管理模型,团队是否可能支撑二十万间房甚至更多,若是团队不能管理大体量的房量,可以选择小而美,在小而美当中不断的、持续的摸索也是很好的过程。
不掉队“量”坚持“质“,厚积薄发
在竞争博弈中,“量”确实很重要,面对资本市场的时候,如果“量“不够大,则拿不到后面的融资,不能够得到市场的资源,但是同时要更关注“质”。竞争博弈当中“量”不掉队又保证“质”,要紧盯竞争对手,“量”不要差的太远,往往在最后坚持“质”的公司后来会跑的非常快,达到“质”与“量”的双丰收。
“健康”——下一个公寓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刘辉提出“健康”是下一个定义公寓服务行业未来1—3年发展的关键词,因为过去的1-2年这个行业经过了非理性不健康的时代,目前正慢慢朝着健康去走,其实长租公寓是技术活,如果不去研究商业本质很难健康,健康代表着理性和优质共享的合作。
共同参加本次话题探讨的还有朗诗集团朗诗寓总经理章林、雅诗阁中国董事总经理陈志商、绿地酒店旅游集团公寓管理部总经理戴伟强、建方长租总经理甘伟、乐乎公寓CEO罗意、保利公寓副总经理姚志鹏。
最后,2019涵寓长租公寓综合榜的发布,窝趣荣获2019年度集中式公寓TOP30。窝趣专注于公寓运营,目前开业房量超过25000间,独创的全链条运营体系帮助投资人获得最快2.5年的投资回报,品牌获得窝友的认可,平均满意度达95.25%。未来,窝趣继续用专业的运营能力服务更多的投资人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