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20 10:22 的文章

中信保诚基金深耕“固收+”产品线立足基本面研

  就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A股市场波动加剧之际,攻守兼备的“固收+”概念悄然走红,成为稳健型投资者的新宠。各家基金公司纷纷布局“固收+”业务,大量产品涌入人们的视野。

  如何从中找到业绩久经考验的基金产品,收获“稳稳的幸福”?大数据或许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标点财经研究院联袂《投资时报》通过对中国基金业过去7年、5年、3年(截至2019年末)的海量数据(行情603138,诊股)进行统计研究,重磅推出《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榜路2020》。从研究结果来看,中信保诚基金固收投资能力整体比较突出,其中信诚优质纯债A在《纯债型基金3年期大师榜》排名22/676,即前4%分位。此外,信诚三得益债券、信诚双盈、信诚增强收益等产品也以稳健的表现在榜单上排名靠前。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固收+”产品是中信保诚基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目前,该公司已经布局了一条品种丰富的“固收+”产品线,打造了一批长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基金产品,凭借行业一流的债券投研体系以及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团队,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

  能涨抗跌 固收+阵营业绩优异

  资管新规落地,打破刚性兑付成为大势所趋,投资者对于长期业绩稳健的理财产品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低利率环境也给资管行业带来不小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以固定收益类资产打底,再搭配其他资产增强整体收益的“固收+”投资策略成为新晋“网红”。

  具体而言,“固收+”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基础资产,辅以其他泛权益类资产以增强收益的投资策略。债券资产在“固收+”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会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可转债等类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固收+”策略在获得稳定债券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配置类权益资产来博取业绩弹性。

  公募“固收+”包括绝对收益策略的偏债型混合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以及可投转债的债券基金等,今年以来这些产品的规模获得较快增长。

  中信保诚基金在固收领域一直占据优势。2019年,该公司债券投资主动管理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7%,领先同类平均。海通数据显示,最近五年,公司旗下固收类基金平均回报33.04%,在全行业中排名14/74。

  基于过去长时间的投资经验沉淀,中信保诚基金在“固收+”业务的角逐中同样脱颖而出,增强策略包括股票、打新、可转债、定增等,涵盖十余只产品,相关产品业绩可圈可点。

  以股票增强为例,代表产品信诚至裕和信诚三得益由中信保诚基金总经理助理韩海平管理,以债券投资为主,通过适度的权益投资增强收益,通过体系化、标准化、可回溯的资产配置模型,实现投资结果的有效性、重复性和持续性。当比较确定的市场机会来临时,适时出手进行股票仓位选择和债券市场投资机会把握,稳健但不保守。同时,其严控风险,在对大势做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净值大幅回撤的风险。

  Wind数据显示,信诚至裕A自2016年9月29日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正收益。截至今年6月12日,该产品近3年净值增长率21%,年化收益6.55%;近1年净值增长率11.47%,超越基准“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7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0%”4.7个百分点。

  5月以来,债市收益率不断上行,信诚至裕和三得益无惧调整,逆势上涨。其中,三得益A近1个月取得正收益,近3个月净值增长2.2%,排名位居前6%,同期二级债基平均收益为负。

  采用量化+打新策略增强的产品在底层债券资产的基础上,基于量化团队开发的选股模型,通过因子进行多维度估测全市场预期较优的个股,结合基金经理的主动投资能力,构建股票池。同时适度控制股票仓位、积极参与打新、增厚收益。

  代表产品信诚至瑞A、至选A、新旺A近3年净值增长率分别达25.5%、22.4%、21.4%,年化回报达7.89%、6.96%、6.66%,其间,至选A近3年最大回撤仅1.79%,勾画出平稳的增长曲线。

  转债增强策略产品则立足于扎实的中长期基本面研究,以中高等级信用债打底,把握可转债和利率债的确定性机会,适度增强。信诚优质纯债和信诚双盈均为投资者创造了优异回报。截至今年6月12日,信诚优质纯债A自2013年2月7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62.8%,年化回报6.85%,在同类中长期纯债基金中排名3/69。信诚双盈自2015年4月14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32.1%,远超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平均水平;年化回报率为5.53%,同类排名第17位。

  三大高水准阵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