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航空航天数字化智能研制平台技术
赵文功
中国航空报讯:我的报告分为以下几个主题,第一全球工业复兴时代来临,第二世界知名企业的应对之途,最后一个是对中国航空航天行业的启示。
四五百年前文艺复兴后,印刷机的出现使得知识散播得非常快,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一个新的时代会来临,就是新工业复兴时代。
什么叫工业复兴,达索的定义过去和现在的分割大概就是三个,过去是机械化、数字化慢慢地去驱动的过程。今天大部分人活在什么地方? 数字化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进行数字定义及关联,所以过去是机械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要设想到明天、未来在哪儿,法国有一个叫“未来工业计划”,德国和美国有自己定义,但基本上可以叫“工业4.0”时代。我们可以看见现代工业分类,新的解决方案,已经把我们的客户,把我们的工业类型重新纳入新的框架、新的类别之中。
大家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过去我们造桥梁,桥梁架起来,分段,分割, 场外施工,然后现场安装,很复杂很传统的一个建筑施工模式。突然有一帮新生力量起来了,他们在想能否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等去建设桥梁,也就是新的创成式的自动优化技术建模,把桥梁整体结构长出来而不是分段装起来,这样的整体结构其强度比我们传统的钢构承载还安全、强度还要大,这样一个新概念就是3D打印技术。所以3D打印技术在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各个行业不断催生新的业态,也会颠覆我们传统的建构方式。另外,我们可以把欧洲、亚洲模型心脏、大脑建模,推演其内在机理形成,我们把个体的CT一扫描,用特定的参数对通用的模型一修正,就能马上把具体病人的手术操作过程分析推演出来。这既是操作系统, 也是运营系统。还有,目前在国外达索系统平台上,每天有两万个人建模, 直接向主机厂应标,这可能就是非常小的一个3D打印作坊。所以主机厂供应链一种新的体系出现了,我既是设计者也是供货者,还是生产者。所以我们在不断颠覆传统行业的思路和概念,过去学生可能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培训起来,新的方法分分钟就能把一个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培训起来。
目前,达索、波音、空客、雷神和NASA等在做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一个基本型号研制大概需要60个月以上,现在只需要90天,3个月,我们重新孵化新的劳动生产力,应用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概念,小型火箭和无人飞行器就可交付出来。孵化一个新的研制模式,孵化未来,所以未来的劳动力正在利用新的平台来学习新的技能,在从事新的做事方式,我们需要重新想明天的做事方式,要用明天的方式、明天的思维、明天的方法来做今天的事情,这就是面向未来的达索系统工业复兴的概念。
第二,国际上两大知名的企业在做什么事情,希望给中国航空航天有所启示。民机目前面临的压力一个是产能问题,产能太低,手持积压订单又太多,按目前产能大约需要8~10年才能交付完成。还有一个问题是老一代员工在退休,没有大量新的劳动力想涌进这个高门槛和需要长期积累的高端行业。新飞机的复杂性也在呈几何指数增加,给这些巨头公司造成了很多压力。国内外都在想这个事情, 脉动生产线就是学习汽车流水线的方式去组织航空高端复杂的生产,是一种高效又经济的装配生产模式。在生产组织这样现场物理角度探索的同时,还有一个数字化研制平台方面的探索,可以看一下波音787的研制平台。过去先分别发展设计技术、生产技术、运营技术、仿真技术等,先单点突破,再想办法集成把相互隔离的应用连起来,在不同的系统之间,通过开发的接口实现数据连通,通过这个方式做下去,未来的订单交不出去, 压力非常大。所以波音想了一个办法, 在它成立快百年的时候启动了一个企业平台选择项目。它始终抓了一个东西:数字化。最主要的是跨企业,从工程设计到制造系统到运维及整个的跨企业价值链。
波音还提出综合成本要低。设了1400多个指标,很多指标用的是设计、生产、执行、计划、物流,跨度很大。选择未来,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新百年计划里面,不想再单点做事情。所以一定是跨流程、跨部门、跨业务单元, 谁把这样的流程价值做得越大,谁得分越高。达索系统作为四大选择商之一竞标成功,在2017年年中,在波音百年的时候,波音公布了与达索系统未来30年数字化研制平台合作新闻。波音的问题是柔性生产问题,淡季旺季问题,高技能劳动力、高经验的工人、交互问题,所以我们要颠覆, 要改变游戏规则。纵观选型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胜出者的几个核心因素, 第一因素,用平台而不是独立系统做事情,第二个因素,军民三大部门合起来一起做事情,不是各个部门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