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强新材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商和产品供
全媒体记者 宋玉
科技,是人类进入工业化和现代社会最强大的支撑和动力。
科教兴国,是我国最重大的国家战略之一。
科教兴市,同样也是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重大的战略之一。
但是,人们总感到“科技”这个词语太过高大上,似乎与我们离得很远。却不知道,我们身边,就有一批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有一批这样的科技型企业,在为全市的科技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业内人士都知道,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速。
让我们看看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历程,就会明白很多:该公司2014年、2017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产品获“省级高新产品”称号,是驻马店市战略新兴产业10新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6年5月,获“盛景十大最具市值潜力奖”;2017年,被驻马店市政府评为“2016年度资本市场融资先进单位”、获第六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驻马店分赛成长组一等奖;2018年,获驻马店市“市长质量奖”……
现在,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一下这家科技企业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强新材”),是专注高品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隔膜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26亿元,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隔膜、三层共挤PP/PP/PP同材质高强度隔膜、三层共挤PP/PE/PP异形材质高安全性隔膜、有机-无机功能复合高安全性隔膜等,以“更薄、更强、更安全”发展理念引领隔膜行业发展,是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隔膜技术开发商和产品供应商。
惠强新材拥有河南驻马店和湖北武汉两个生产基地,驻马店基地年产能1.5亿平方米、武汉基地年产能0.8亿平方米,驻马店在建三期生产线产能为1.5亿平方米,建成后总产能达3.8亿平方米。公司隔膜产品已进入比亚迪、鹏辉、海四达、星恒、吉林中聚等一线电池产业供应链,规模居国内干法隔膜生产行业第1名,跻身国际干法单拉隔膜领先行列。
前面我们说过,惠强新材近年发展迅速,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其子公司“武汉惠强”2015~2018年连续4年被中国电池网、赛迪顾问评为“隔膜综合竞争力十强”企业;荣获201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战略团队”、“省级高新产品”称号,2018年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系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18年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公司直接参与了《汽车动力锂电池隔膜》国标的起草,系“电池百人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惠强新材”以“做世界最好隔膜”为己任,瞄准新能源汽车国际和产业前沿,超前部署新型动力电池隔膜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品转化。公司与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家紧密合作,并聘请美国资深隔膜专家为技术顾问,2018年建成“省级工程中心”和“惠强新材特种膜研究院”,拥有现代化实验室5000m2,专业研发人员48人,其中外聘博士生导师6人、专业技术工程师18人。公司聘请外籍院士苏宝莲团队(2019年至今),合作开展高品质锂硫电池专用隔膜开发;聘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院向明教授(被誉为国内隔膜第一人)为技术总工(2015年至今),开展隔膜创新工艺和装备技术研发;聘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武汉理工大学唐浩林教授为研究院院长(2015年至今),开展高安全性隔膜、半固态与固态电池隔膜、特种功能膜的开发。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年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8%以上,申请各类专利和技术69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公司一次成型三层共挤高端动力隔膜为中国首创、世界领先,此创新产品由5个核心专利予以保护、总计12个专利形成专利集群。按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先后研发出水性聚酰亚胺高耐温复合隔膜、离子吸附长寿命复合隔膜、半固态电池复合隔膜及超薄高强度多层复合隔膜走在行业前列,并投入产业应用;超前研发出燃料电池复合质子交换膜,成为国际上少数几家掌握质子交换膜关键技术的企业。经过持续创新和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惠强新材独特的四大核心:技术优势、设备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