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4-18 22:46 的文章

遭餐饮行业“围剿” 美团“哭穷”自证清白靠谱

  近日,针对美团点评外卖平台佣金过高,以及是否涉及垄断经营的话题热议不断。一边是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的“围剿”,一边是美团自证清白的声明。身处风波事件之中的餐饮商家如何看待上述现象?作为第三方的的法律从业者、专家又如何理解?记者采访了几位相关从业人员,他们就此事发表了意见与看法。

  提佣等于“杀鸡取卵”?

  一家京津冀快餐连锁店的创始人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整个餐饮行业的毛利润大概维持在50%-60%左右,美团抽取的最高佣金点高达26%,据我所知,其他同行最低也在18%。除了佣金之外,商家还需要承担一些推广费用以及营销费用。综合算下来,我们在美团平台上的运营成本在30%以上。”

  4月13日,针对高额抽佣问题,美团点评回应称,企业从诞生以来,已持续亏损了五年,即便在盈亏刚刚达到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卖平均每单的利润也不到2毛钱。

  美团还表示,去年八成以上的商户佣金在10%-20%,真实数字远远低于各种传言和想象。

  “美团说他们利润低,以我们品牌为例,平台抽佣23%。我们内部简单算了一下,每送一单美团至少要抽走5-6元钱,他们再收取顾客3元配送费,相当于一单收入是8元,给到骑手的工资每单是4元,相当于一半收入都是美团平台留下的。”李先生表示。

  李先生坦言,如果说每单只有2毛钱利润的话,美团应该更多从内部优化资源,提高运营效率来降低成本。一味地提高商家佣金,无异于“杀鸡取卵”。

  以毛利润50%-60%计算,砍掉30%作为平台费用,最后剩下20%-30%的利润,算上需要平摊的房租、人工、水电的支出。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不少餐饮商家几乎不赚钱,甚至赔钱。

  那么,对于餐饮商家而言,收取多少比例的佣金才是合理范围呢?

  “例如,我们在京津冀区域大概有100多家连锁门店。通过运营部数据测算,外卖平台的合理抽佣应该在15%-20%之间。一旦抽佣超过20%,我们的店铺就比较难受了。”李先生说道。

  是否涉嫌垄断

  除了高额抽佣外,让不少餐饮商家头疼的还有美团的“霸王条款”。

  据了解,近日,各地餐饮协会直指美团对餐饮企业实施“独家合作条款”,要求商家在“饿了么”等其他外卖平台下线。如果商家拒绝,美团将变相提高佣金,或强制下线店铺。

  在电商行业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俗称“二选一”),是指电商平台凭借手中掌握的消费类流量,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要求商家进行站队,强令商家只选择一家电商平台销售或做促销活动。

  对于这类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表示,互联网领域“二选一”“独家交易”是《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同时也违反《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又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车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电子商务法》中的第35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那么,美团是否涉嫌垄断?前置条件是确定其市场份额。上述研究员告诉记者,相关市场份额的界定,既有争议,也十分困难。

  “感性一点而言,大家凭感觉认为好像美团的市场份额已经远远超过50%了。但是,如何去给份额进行界定?判定他是一个外卖平台的话,比例可能更高。可是,如果仅从为餐饮行业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美团的市场份额将得到大大稀释。”上述研究员认为。

  对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餐饮行业几乎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调价都不涉及到垄断等问题。从外卖市场来看,国内处于美团、饿了么双寡头竞争格局,一般是很稳定的,价格谁也不敢轻易动。”

  记者了解到,对于不少互联网平台企业而言,“二选一”现象及垄断经营,多多少少都曾遭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