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6-14 23:16 的文章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发布,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力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量稳步增加,更好地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发布,行业格局生变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的重要食品,是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和国家民族未来的特殊食品。要想让祖国的下一代茁壮成长,喝上国货好奶粉,需要做强做优国产乳业。在政策红利的加持下,国货奶粉迎来了崛起的良好机遇。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三年内实现六成覆盖

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不仅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深切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方案》明确提出,要"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信心"。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产品抽检制度,对出现过指标不合格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加大抽检力度……《方案》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在奶粉监管追溯方面,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力争三年内实现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覆盖60%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并与国家重要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对接。

事实上,近年来国产奶粉企业已经逐步完成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以完达山为例,早在2013年便率先实现了数据在线采集、时时录入,实现了包括奶源、生产、检验、成品出库至物流、经销商及门店等产业链完整过程全部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确保产品安全。根据《方案》要求,已经实现追溯体系的奶粉企业需要与国家重要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无缝对接,并积极与消费者实现网络互动,更好地提供服务。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发布,行业格局生变

伊利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方案》的重点是强化质量安全,增强创新力。建立统一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鼓励生产企业制定和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推进奶源建设。伊利作为中国乳业的龙头,以品质为基,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在这些方面之前其实早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行业专家表示,国内的奶粉生产标准比国外的更加严格,工艺、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国外的安全监测标准有100项,而现在国内可以达到200项。 国家监督抽检数据显示,2018年,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3058批次,有2批次检出不合格,合格率达到99.9%。可以说,中国已经是全球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及生产企业监管最为严格的国家。

以贝因美为例,该公司多年来一直以行业最高标准来要求企业发展,公司已经把行动方案发布后公司组织员工学习,发现很多要求,贝因美已经实施了很多年,而且要求比国家规范还要高不少。

产量品质稳步提升,自给水平稳定60%以上

《方案》在行动目标中指出,"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中国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在国内市场的排名明显提升"。

据悉,外资婴幼儿乳粉依托其品牌综合实力,以及研发端的优势,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已经超过30年。目前,消费者形成了外资乳粉质量好于国产的思维。随着去年奶粉新政的实施,中国奶粉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产奶粉而言,当务之急是修炼内功,提高核心竞争力。

《方案》要求,充分认识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竞争力和美誉度的长期性与艰巨性,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找准产品市场定位。过去数年,国产品牌一路谨慎前行,无论是产品品质、行业标准,还是营养指标,都获得了巨大的突破。2017年,央视《消费主张》栏目用完达山安力聪菁采奶粉对比中国、日本、美国、欧盟4个标准发现:以完达山安力聪菁采、三元和飞鹤为代表的中国奶粉的品质不仅全方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和欧盟的奶粉相比,中国的奶粉其实更营养。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发布,行业格局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