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专项政策 最高资助2亿元
近日,深圳发改委印发《深圳市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加快产业链核心环节突破。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面向全球悬赏任务承接团队,重点解决前沿技术工程化和关键零部件研制等瓶颈问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亿元。
支持攻关V2X通信技术,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等导航技术,算法设计、处理芯片、操作系统等决策规划技术,按参与主体项目研发投入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500万。
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机构设立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围绕操作系统、视觉系统、车载雷达、人机交互、V2X通信、平台及应用软件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关键领域开展工程化研究,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龙头企业和机构提供产业公共服务,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搭建产品技术测试认证、标准规范研究制定、数据与信息安全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支持承担单位研究复杂道路的环境建模、仿真验证、评价测试系统,对开发仿真测试平台的主体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对开放仿真平台供其他单位开展实验的,根据开放情况给予事后运营补贴。
支持自动驾驶应用推广,对车辆智能化、无人化技术改造的项目,根据运营成果给予实施主体最高500万元支持。
以下为政策全文:
深圳市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战略机遇,推进我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技术引领和应用示范的创新发展格局,特制定以下支持措施。
一、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快产业链核心环节突破。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面向全球悬赏任务承接团队,重点解决前沿技术工程化和关键零部件研制等瓶颈问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亿元。
(二)推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支持攻关V2X通信技术,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等导航技术,算法设计、处理芯片、操作系统等决策规划技术,按参与主体项目研发投入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500万。
(三)加速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机构设立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围绕操作系统、视觉系统、车载雷达、人机交互、V2X通信、平台及应用软件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关键领域开展工程化研究,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二、构建协同共享发展生态
(四)加强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支持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用合作,鼓励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降低共性技术研发成本,鼓励建设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对获得批复的项目按照相关政策予以配套支持。
(五)搭建优质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和机构提供产业公共服务,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搭建产品技术测试认证、标准规范研究制定、数据与信息安全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六)支持城市级场景仿真研究。支持承担单位研究复杂道路的环境建模、仿真验证、评价测试系统,对开发仿真测试平台的主体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对开放仿真平台供其他单位开展实验的,根据开放情况给予事后运营补贴。
(七)加强创新成果培育应用。支持自动驾驶应用推广,对车辆智能化、无人化技术改造的项目,根据运营成果给予实施主体最高500万元支持。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八)提升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建设以数据为基础的无人车辆交通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分析车辆、人流、基础设施等数据信息,实现车辆轨迹追踪、人流和车流管控、交通安全预警等智慧决策,实现车辆和交通智能管理。
(九)加大智慧交通投入力度。加紧完善城市道路智能基础设施,分阶段、分区域开展道路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部署智能信号灯、多功能智能杆、V2X路侧单元等设备,构建支撑车路协同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