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5-18 02:17 的文章
中小投资机构众生相:苦跟项目3个月 却一夜之间
在李伟看来,“二八效应”进一步分化下,中小机构突围的关键点在于产业专业深耕与资源赋能能力。
具体来说,一方面,中小机构要把相关行业研究清楚,以实现与项目创始人在交流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不管是项目的内部管理,还是产品上下游产业链与客户拓展,机构要重视自身的投后赋能。
这种行研与资源禀赋能力,不仅是创投变局下机构突围的利器,更是几乎所有基金应对马太效应加剧的策略共识。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便提到,机构要始终坚持通过行业研究更早发现行业发展的底层趋势,以在有高成长空间的赛道上投资“A类”创业者。
“要在起伏的市场中做投资决策,就要一直抱有对市场的敬畏,坚持独立判断。”朱天宇向投中网表示,在“强者恒强”的后疫情时代,其底层投资逻辑不变:仍要抓住行业与场景,找到那些确实能在具体行业落地,且发挥较大价值的项目。
项目是否足够有价值,同样也是凯辉基金打出子弹时的重点考量所在。
“在市场动荡下,我们还是会坚持价值投资,寻找在这个行业里真正能创造核心价值、有影响力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特质包括技术的落地、可扩展性以及单个行业的打透。”凯辉智慧新能源基金合伙人张利对投中网表示。
本质上,在基金确保产业资源能力的前提下,以基金的回报业绩倒推投资端,GP终究要押注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军公司的项目。
没有企业不希望成为GP竞相追逐的领跑者。
然而,在这个时代,“创业者的决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对于在这个周期仍能坚持初心筚路蓝缕的创新创业者,有更大的尊敬和耐心。”朱天宇向投中网表示。
GP对创业者如此,LP对GP应是亦然。
3/3 3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