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是什么材料?2020石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
石材是什么材料?
石材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设施建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天然石材按物理化学特性品质又分为板岩和花岗岩两种。人造石按工序分为水磨石和合成石。水磨石是以水泥、混凝土等原料锻压而成;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加上粘合剂等经加压、抛光而成。后两者为人工制成,所以强度没有天然石材价值高。石材是建筑装饰材料的高档产品,天然石材大体分为花岗岩、板岩、砂岩、石灰岩、火山岩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造石的产品也不断日新月异,质量和美观已经不逊色天然石材。随着建筑设计的发展,石材早已经成为建筑、装饰、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原料之一。
按产品形状及用途主要分为建筑板材、干挂板材、异型石材、路面石料、雕刻石制品等。市场上常用的分法是将其分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其中天然石材按材料可分为: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砂岩、板石、次宝石六类;人造石可以分为三类:杜邦石、微晶石和人造石英石。
2020石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在新的时期,石材行业将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由于产能过剩,国内石材库存高企,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进行消纳。供过于求的拥挤状态,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第二,产品价格深度调整。随着价格走低,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并购重组、淘汰倒闭等现象出现,迫使石材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调整升级。第三,传统渠道遭受挑战。行业整合加快后,必然会引起渠道变革。同时,大家居时代来临,传统渠道将进一步受到挑战,需尽快实现电商模式与经销商运营模式的深度结合。第四,环保压力持续加大。在环保压力加大背景下,石材行业掀起了一场产业转移,从传统的福建、山东向西北省份转移。第五,品牌建设任重道远。我国石材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集中于加工或批发,缺乏技术、服务和品牌。进入转型升级期后,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发展,品牌建设迫在眉睫。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石材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研究报告》数据显示
2019年中国石材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 市场规模
一、石材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2015-2019年我国房地产竣工面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在接近销售0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的弹性主要得益于房地产投资的子项目——建安部分和土地部分的交叉支持整体增长。与上月相比,12月份投资增速略有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2018年第四季度基准期高位的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土地交易面积出现负增长,在建筑面积增加的推动下,建安投资增速回升轻微减弱;二是2019年投资土地购置费增速仍在下降,考虑到土地承包金额已纳入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分期付款,投资中的土地购买费为土地交易价格滞后半年左右。
业内预计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保持在7%至10%之间。一方面,在竣工交付持续复苏的背景下,以建筑为主导的建安投资仍可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另一方面,近期房地产融资政策、住房供应略有改善。房企拿地愿意继续复苏,以支持投资中土地购买成本的上升。
2019年1-12月,全国新房开工面积为227154平方米,同比增长8.5%,较上年同期下降0.1%,12月新开工面积增长7.4%。1-12月份竣工面积959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比1-11月增长6.1%。
随着融资紧缩和销售增长放缓,房地产公司囤地放缓,开工面积增长放缓。从竣工情况来看,由于房地产企业通常在四季度创纪录地完成,前两年商品房预售集中竣工交付,月竣工量大幅增长20.2%,完成每月面积占全年竣工面积的33%,完成交付的逻辑继续兑现。
预计2020年,全国新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将分别增加5%和10%。在开工建设方面,2019年房企整体拿地意愿同比下降11.4%,目前行业基本从囤积观念转向快速周转思路,房企的边际放缓降低新开工增速,但企业债务到期叠加在2018-2019年企业整体土地储备相对充裕的背景下,预计全年创业增速仍将为正,增速有望在5%左右。在竣工方面,由于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流向市场开放,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保持相对稳定,2017-2019年商品房预售将逐步在2019-2021年完成,预计2020年商品房竣工率将增长10%。
图表:2018-2019年我国石材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石材协会、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