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4-12 09:34 的文章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邀请主持人叶帆直播分享图书《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疫情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好奇心哥哥”系列网络直播科普讲座

“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将会逐渐向主播发展吗?”4月8日下午,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在线上直播平台作“新形势下的译林出版”的分享时,一位出版专业的同学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数字化出版本就是大势所趋,疫情之下,口罩后面的编辑们更是频繁携手数字化出版和短视频、直播等线上营销的新兴手段出现在读者们面前。

复工后,原本受到影响的纸质书出版逐渐恢复进度。疫情后读者阅读需求将发生哪些变化?出版社的选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领域?后疫情时代的出版形态及生产方式又将发生哪些变化?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副社长高建红以及资深书评人思郁表达了自己对“口罩下出版行业”的看法。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张垚仟

疫情后人们更想读哪些书?

如果说疫情期间,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被按下了暂停键,那么这种暂停也恰恰为阅读和思考带来了空间。因为流通环节、沟通环节受阻,出版行业的进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阻碍,一些新书没有及时出版,但得益于数字化出版和阅读的普及,大部分人的阅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疫情过后,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并不会出现在图书消费领域。

“阅读始终是一个小众和个体化的行为,疫情之前,阅读是这样,疫情之后,阅读也不会有太多的增长。”书评人思郁对疫情过后的图书消费以及出版持有悲观的态度,“这场疫情对出版和书店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体书店现如今都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救,但是大多数情况都不容乐观。这种‘不容乐观’恰好说明了,疫情过后,我们的阅读需求也不会有太多的改观,大概会陷入更加凋敝的境况之中。出版市场缺乏大量的新书补充活力,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书店,以及最终的读者,都遭遇了一个短时间的空窗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则认为,疫情过后,人们对于读书、尤其是非功能性的阅读需求会有所增加。“过去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阅读在学习等功能性方面考虑较多,类似新闻类的快阅读和轻阅读也较为普遍。这次疫情发生,社会化工作突然暂停,人们除了注重预防和健康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关注生活,咀嚼体味生活的细节和甘甜,也愿意花一些时间来深入地关注一些事情和现象,这些对未来的阅读肯定会产生影响的。”

疫情带来的急剧变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影响,这势必也导致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在书籍的选题上,徐海认为有四个方向的选题值得注意。

首先,疫情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思,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图书将受到关注,未来的选题也会紧紧围绕这一方面开发。“我们出版业过去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领域是忽视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关于环境如何影响人类、介绍环境治理经验的图书受到关注和欢迎。”

政府治理能力和政府治理体系方面的选题将会得到较大开发。“世界各国文化各不相同,面对疫情的措施也不一样,政府效率也不同。如何推动良好的、具有治理能力的政府的建设,实现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些是全球政府人共同面临的重要话题。”除了政府机构,面对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此时,社会组织、知识分子、媒体人……社会不同行业的人士应该扮演怎样角色?他们有怎样的利益诉求?“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具体举措投入到灾难的防范、防御和救治过程当中,这也是今后值得探讨的重点话题,是出版人需要去关注的。”

三是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差异的选题,会得到更多关注和挖掘。“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对于外国的很多做法不能理解,外国政府和民众对我们的做法也不能同样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戴口罩这个问题就深深地反映了文化的冲突。一个民族的文化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别的民族和国家被认为是荒诞的事情,这只能说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冲突。我们对于文化冲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全球化的背后,文化的冲突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并没有完全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