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光学赛道升级,行业景气持续
手机、视频监控和车载摄像头是最大终端市场
摄像头具有静态图像捕捉、视频摄像等功能,是重要的成像设备,主要由镜头、马达、滤光片、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
CMOS传感器是摄像头产业链中价值量最大的部分,占整体市场的52%,其中高端传感器芯片有三家:索尼、三星和韦尔股份(豪威);镜头是摄像头产业链价值量第二的行业,占整体市场的20%,技术门槛高,行业集中度高,第一梯队包括大立光、舜宇光学;模组作为摄像头产业链中附加值偏低的行业,技术门槛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主要集中在中国;滤光片和马达是产业价值链相对低的两个部分,其中全球滤光片龙头是水晶光电,马达主要集中在日韩厂商
像素仍是关键,前后摄同步升级
光学升级一直是智能手机创新的重点,特别是目前手机创新乏力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厂商将手机升级重点放在了摄像头领域。2018年12月,华为发布了首款4800万像素主摄手机,至19年,40/48MP摄像头已成为主流,6400万像素的手机也即将批量上市,小米更在19年11月首次搭载1亿像素后置主摄。预计64MP和108MP在2021-2022年将快速渗透,另据产业链消息,216MP摄像头也已经提上研发日程。
自拍潮流引领前置镜头升级。自2019年开始前置20MP以上规格手机开始放量,据IDC,2019年前置32MP摄像头手机出货量超其他规格稳居第一,达约7000W部。
摄像头功能专业化,多摄借势而起
随着大光圈、广角及多倍变焦需求兴起,多摄市场份额持续扩张。2016 年,华为发布的 P9 搭载了两颗 12MP后置镜头(彩色+黑白),同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7 Plus 也搭载了两颗 12MP后置摄像头(长焦 +广角)。自此双摄成了手机厂商旗舰机的标准配置。而随着对拍照质量要求的提高,2018 年华为 P30 Pro首次搭载了后置三摄(40MP彩色+20MP黑白+8MP长焦),拉开了三摄镜头普及的帷幕;2019 年,华为在 P30 Pro 开始推出后置四摄,且有望在2020年内率先发售后置五摄旗舰机。
在多摄需求的带动下,2019年Q3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出货量达到了 13 亿颗,同比增长 14%,远高于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速。我们认为,随着多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拉升摄像头产业链特别是模组行业景气度,推动行业向上。
供应链集中,龙头厂商受益
据Ittbank统计,仅中国大陆地区的摄像头模组厂商就多达100余家,但随多摄渗透和赛道创新,竞争格局逐渐优化;从单摄到双摄,供应厂商数量锐减,而到三摄、四摄仅有5家模组厂可大规模供货,在潜望式镜头和3D sensing 方面龙头厂商也更有供应链和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上的优势,受益明显。
近年来,TOP品牌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不足50%,增长至2019年的近70%,品牌趋势集中带动摄像头模组趋向集中。据旭日大数据,2017年TOP10摄像头模组厂商占据了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3%。而到2019年12月,仅欧菲光、舜宇、丘钛科技就占据了当月出货总量的约47%,top10厂商合计占比近80%。
多倍变焦升级,潜望式镜头乘风
限于手机厚度,水平放置的摄像头焦距较小,光学变焦能力有限,潜望式摄像头能大幅增加摄像头的焦距。OPPO 在2017 年的 MWC 上首次展示了潜望式摄像头技术, 将长焦镜头横向排列,与广角头形成垂直布局,由特殊的光学三棱镜让光线折射进入镜头组,实现成像。目前已有包括华为P30 Pro及OPPO Reno等多种机型搭载该技术。
但同时潜望式镜头缺点亦明显,其占据了大量手机内部空间,需要在电池、散热等方面有所牺牲;反射棱镜影响通光量也劣化了暗光摄影;由于潜望镜式镜头的感光元器件的安装方式与之前不同,导致潜望式镜头后的图像传感器尺寸较小,也影响了最终成像。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整体观点:光学上行趋势不改。疫情虽为下游手机出货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舜宇、丘钛等核心模组厂商1、2月出货量同比均有增长,我们认为,短期扰动不改变光学创新和产业景气度上行趋势。据MarketsandMarkets,2020年全球摄像头模块市场规模将达315亿美元,到2024年,该市场将增长至446亿美元,CAGR达7.2%。(1)CMOS国产替代:创新驱动叠加客户高度定制化需求,铸造了海外市场的先发优势,随着国内市场扩张倒逼行业增长,格科微等已入局,未来有望逐步实现国产替代。(2)高端镜头供不应求:行业技术壁垒较高,目前能稳定量产多P、TOF等高品质镜头的厂商依然比较稀少,高端镜头单价有望进一步拉升。(3)模组集中化:下游产商品牌集中带动上游模组集中化,叠加多摄封装技术门槛,行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4)光学创新:多摄+高像素或成短期核心驱动,将大幅提升单机光学价值量;伴随VR/AR产业不断完善,3D Sensing有望接棒中长期发展新动能。(5)安防、车载镜头市场持续扩张:安防进入产品“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换代阶段,国产厂商占优;ADAS系统普及叠加高壁垒,车载镜头亦成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