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研修”拉开2020“国培计划”大幕
——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网络研修班办班纪实
三月春光好,正是学习时。
3月16日,一场特殊的云研修正在举行。当天,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网络研修班正式开课,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管理者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云端研修。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云研修”。就在12天前,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开展在线教学培训,通过线上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所选用平台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次研修班开班,不仅是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项目首次以在线方式举办,更意味着2020年“国培计划”正式拉开帷幕。
从“学到手”到“用起来”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成为最大的热词。
“一个国家近3亿学生、1700万教师共同开展在线教学,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要教育事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陈丽在一次论坛中这样表示。
的确,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是空前的。虽然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全线上教学开始之初,存在没有充分准备就仓促上马的现象,教师、家长和学生还不够适应,但是仅仅一周之后,曾经的卡壳、掉线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在线教学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已经显现,人们对其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效果的背后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持续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最有力的证明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6%,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9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上线平台73个。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疫情导致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对教师而言是一场未经演习的实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障广大教师的‘停课不停学’。总体上,广大教师在战役中经受住了考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研修班开班视频致辞中表示。但他也坦言,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教师信息素养“用时方恨少”的问题仍然凸显。
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2020年“国培计划”给出答案。
《通知》提出,各地要根据当地“停课不停学”工作部署,合理调整培训项目设置和经费预算安排,灵活安排、有效开展教师线上培训,支持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实施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已经或计划开展在线教学的省(区、市),要通过线上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所选用平台的使用方法,加强教师在线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研修。
其实,党和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由来已久。
党的十九大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专门提出网络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201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19年3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印发。
从能力提升工程1.0到2.0,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它更强调应用关注真实情境下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特别是将混合学习环境以及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发展性能力要求纳入到考核之中,可以说引领教师积极迎接前所未有的纯线上教学、在挑战性任务中迁移能力的方向,同时也为本次疫情期间认可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奠定了制度基础。如果说能力提升工程1.0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学到手”,那么2.0时代就是要推动教师把信息技术“用起来”。
为此,《通知》特别提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依据整校推进实施指南,基于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和应用需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分类设置管理者、培训团队、学科骨干教师项目,示范引领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从“学到手”到“用起来”,开班仪式当天,教育部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启动了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暨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基地将在辐射带动区域教师发展、落实扶贫攻坚任务、研制教师培训管理者相关标准、促进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提升等方面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为国家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表示。
培训为乡村教育赋能
作为2020年“国培计划”的开年第一训,全国教师培训管理者网络研修班如何达到预想,承继着各方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