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3-10 22:09 的文章

疫情期间“宅经济”带火泡面 行业回暖还是昙花一现?

  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王子衿)泡面芝士匹萨、番茄肥牛泡面、香酥泡面芝士火腿、方便面煎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泡面的各类花式吃法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微博上,#宅家泡面都被玩坏了#话题阅读量超过2.5亿,参与评论人数达到4.7万。#花式泡面大赛#、#泡面炫富大赛#等话题也均有不少的关注度。特殊时期,在“宅经济”带动之下,泡面行业似乎迎来了“高光时刻”。

  从国民食品到逐渐“没落”

  泡面在中国的发展,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

  1958年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研究出第一包泡面后,这种加入热水,等待几分钟即可食用的方便食品开始在世界流行。

  上世纪70年代,泡面开始引入中国,并在80年代至90年代迅速占领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食用方便、易于存储、价格低廉,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泡面也随之成长为大众化的“国民食品”,出现在绿皮火车、施工现场等多个消费场景中。

  不过,随着高铁的不断普及,外卖、快餐等不断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长期被贴上“廉价”“垃圾食品”标签的泡面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之下,健康与个性化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泡面产品不断被引进,并在社交平台上借助“网红经济”持续走红,瓜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尽管泡面生产厂家也相继推出了非油炸、低脂等多种更“健康”的产品,但商品价格也随之攀升,能否成为同价位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不得而知。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方便面销量从2013年开始连年下跌,市场销售额在整体上也处于下降趋势,2013年销售额为874亿元,至2018年销售额为836亿元,比2014年少了42亿元。

  高品质仍是“逆袭”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家“宅”起来,居民消费方式受到影响,泡面也成为了被抢购的对象。

  记者在电商平台上看到,部分泡面商家已改为预售模式,付款后最晚要在半个月后发货,热门产品的最晚发货时间甚至延迟至4月。提供现货销售的产品中,很多品类已经出现断货,线下门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现象。

  此前接受采访时,CIC灼识咨询的咨询总监董筱磊表示,泡面在本次疫情中屡屡脱销,与民众食品物资储备意识兴起有关。特殊时期,泡面等方便食品以其能够长时间储存、易于制作食用等特点再次受到居民青睐。

  疫情期间,在“宅经济”带动之下迎来“高光时刻”,泡面行业开始“逆袭”了吗?疫情结束后,行业回暖还能否持续?对此,业内则有不同的看法。

  在董筱磊看来,由于适合长期储备的食品从口感、营养等多方面都无法满足日常饮食需求,因此从长期来看泡面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认为行业回暖可以持续。

  接受记者采访时,朱丹蓬表示,和多年前消费者印象里的泡面不同,目前泡面产品已经比以前更好吃、健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以往认知,匹配消费者核心诉求。同时,互联网时代下“懒人效应”的持续发酵,外卖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改进等也让泡面成为消费者的不错选择。

  “在消费端,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从产业端来讲,做出高品质、高颜值的产品,更好地研究和贴近消费者群体,才是泡面行业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朱丹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