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3-06 17:00 的文章

跨出院线边界,不只是影视行业的“荒岛求生”

2020年,受疫情“黑天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影视行业被认为是受影响的灾区之一。《囧妈》《唐人街探案3》等电影纷纷撤档,本该是一年中最火爆档期的春节档,却显得格外冷清,经历了2019年“史上最强国庆档”之后的影视行业,对2020春节档的全情投入,迎来了当头一棒。

春节档的“滑铁卢”之后,各大剧组也面临停工。为抗击疫情、保证人员安全,各大影视基地以及已经开机的剧组纷纷发布停拍公告。由于涉及到场地、人员、设备等因素,影视停拍延拍无疑于对片方经济实力进行了一次大考验。

可以说,疫情之下整个影视行业的线下产业已经处于停摆状态。

对于线上平台来说,疫情却并不全是坏消息。居家隔离,闭门不出的防疫政策为线上平台带来了更多的观众。数据显示:爱奇艺会员环比增长1079%,芒果TV会员环比增长708%、腾讯视频会员环比增长319%,各大视频平台日均在线时长均有所增长。已经上线的作品如《下一站是幸福》《绝代双骄》《新世界》等,也在疫情期间赢得了更高的关注和热度。

线上产业在疫情中的利好形式,也使得部分在疫情中损失惨重的线下产业,在看到了脱困希望的同时,进一步思考整个行业的求变与可能性——谁能跨出院线边界,谁就能在整个行业的停摆状态下“荒岛求生”。

1月24日,原定于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囧妈》宣布与字节跳动所属平台合作,大年初一全网免费独播。消息传来,观众们自然欢天喜地,免费欣赏电影,无聊的宅家生活多了一份乐趣,仅仅开播几天《囧妈》线上播放量就超过6亿,可谓数据喜人。借助线上播放,《囧妈》杀出了疫情的困局,线上播放的新形式也受到了广泛的讨论——院线电影与新媒体平台的联姻,是否意味封闭影院模式的个性化、自由化“转场”?这是一次《囧妈》个性化的实验,还是一声电影产业全面革新的提示音?诸多业界人士对《囧妈》之举表现出的担忧,分明指向对整个电影产业未来“大银幕”与“小屏幕”如何瓜分蛋糕的观望。

思考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理解“新事物”对“传统事物”的冲击,冲击靶心与院线缺陷形成对应。《2019年第3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第3季度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74亿,手机网民渗透率为66.9%。《2020全球数字报告》显示,全球手机用户数量为51.9亿,每个网民平均在线时间为6小时43分/天,其中看网络影视的受众占65%。数据示例表明,以互联网为“新事物”代表的诸多新媒体平台,展示出全球范围强劲的市场价值和传播能力。

从电影产业最为注重的市场角度来看,市场核心依然是为电影埋单的广大受众。院线本体与多媒介平台,已然为受众选择观影模式提供相对开放的、自由的主动权。院线与流媒体均具备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包括画质、震撼力、体验、感官刺激等诸多从视听到心理指涉的层次,人们愿意选择在电影院吃着爆米花体验《双子杀手》CG技术的逼真,也愿意在家借助电视、手机等终端独享“个人影院”的满足。这也就形成了受众的“重叠”态:无所谓院线还是流媒体载体,院线电影还是网络电影形态,只要内容能够勾起好奇心,即可贡献票房和点击率。

疫情对中国电影(600977,股吧)业的冲击是巨大的。但疫情也让电影业各环节有了难得的反思机会。对于院线来说,需要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单一地依赖新片上映的窗口期所得票房作为核心收入来源的好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还。因此,“蛋糕”被动了,只是一次对传统电影产业的提醒,疫情终将消散,但去核心化的多媒介市场发展趋向势不可挡。做好内容、讲好故事,始终应当作为电影从业者关注的重中之重。对于诸多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勃发,院线应进行必要的身份自省,只有切实实现电影产业生态共同体式的融合、交互与革新,才可能养成产业整体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对电影不断增长新需求的良性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