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疑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典型黑天鹅事件,打乱了原有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经济秩序。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全球经济短期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对全球产业链、商业模式及展业模式等均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直观判断,我国当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样风险,倘若以疫情的持续时间为关键性变量,中性判断之下,疫情对于我国GDP增速的冲击将集中于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经济增速受海外疫情影响不确定性有所增强,但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逻辑不变。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此次疫情所带来的对寿险业的短期冲击不可被忽视,主要体现在代理人展业渠道,其中代理人培训、面对面拜访、签约等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疫情直接影响到代理人展业与增员扩容,导致寿险新单业务量下滑,显著影响寿险开门红业绩,但个别险企因开门红提前预售的影响相对较小。当前业内重点集中于通过线上渠道积累客户,期待在疫情结束之后,行业恢复到正常的经营水平。此外,财产险中的车险受到新车销量、展业经营方面的限制,而遭受短期内的较大冲击,保费收入增长承受一定压力。航意险、交通意外险等消费因出行或旅游计划的大幅下滑也将会出现下降。
但从长期发展规律来看,中短期保险销售具有逆周期性、利率的下降、信用风险的提高,将提升保险产品相对竞争力。其他明显的趋势,则是疫情让民众对健康管理及风险保障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对于健康险的短期突破和长期发展均将提供积极的动能此次疫情的突袭,一定程度上也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契机。面对疫情,保险企业迅速通过渠道线上化等方式沉着应对,依靠在数字化进程中的积累,行业得以消化了部分不利影响。经此一役,险企普遍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短期应对来看,传统代理人渠道将以智能招聘、线上培训、数字营销、智能客服等方式对原有渠道进行优化管理;对于电销渠道,电网结合以及整体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将是当前业内应对疫情的重要应急举措。长期而言,此次疫情将加速险企线上渠道的完善,促进线上线下业务的结构性调整,保险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态的机遇也将开启,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线上为线下赋能的必要条件为新兴技术的应用,但新兴技术潜在经济价值的激活需要从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重构进行相应布局,例如:如何有效激励并管理传统代理人应用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与商业管理模式的有效协同或将成为行业中长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当然,随着新兴技术进一步加速企业“数字化”运营的进程,公司运营因而变得更加的“透明”,由此也可能激化同质化竞争的概率,保险经营的运营理念需要进一步重塑。行业发展重点将如何从价值转移到价值创造,如何利用线上技术形成差异化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有附加值的体验,成为市场能力的核心考量。具体而言,从业务布局来看,此次疫情将加速互联网医院、在线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等注册用户的增长,对健康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布局,赋予了保险机构更多的“价值创造”的空间,给予保险机构以增值服务的方式解决用户需求的可能性,“做厚”了保险服务的价值,形成保险机构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基础。
整体而言,这次疫情是打击,但无疑也是转型的契机。外部环境倒逼改进,要求我们速度更快一些,方能真正检验和提升线上业务能力,优化线上化、移动化服务水平,抓住疫情衍生出的先机,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