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3-03 19:56 的文章

合规展业、技术驱动、创新发展、前景可期

疫情过后,百业待兴,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被寄予厚望,而大数据智能风控作为支撑金融发展的重要技术,在2020又将如何发展?

宏观来看,支撑大数据智能风控发展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测,此次疫情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线上化,将引发对大数据智能风控的更强需求;合规是生存的红线,科技公司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展业,与持牌机构的合作将成为发展重点;技术驱动持续升级,创新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可能。

合规发展是红线 重视持牌机构合作

过去几年,大数据智能风控发展迅速,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滞后,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智能风控,在整治乱象的同时已将相关立法提上议程。201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明确,我国将在2020年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

相关立法完成后,大数据智能风控的边界和道路将明确,为行业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有行业人士指出,企业必须将合规发展作为生存红线,遵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开拓业务。在这个背景下,与持牌机构的合作将成为行业合规发展的重点。

监管部门也积极鼓励持牌机构与相关公司的合作。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罗永忠在《金融电子化》杂志撰文也表示:金融机构要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与科技公司的战略合作,借助外部资源对自身技术研发、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等方面持续赋能,真正实现“1+1>2”,合力打造互促互进、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体系。

不少企业已经在开展积极尝试,并取得了成效。以同盾科技为例,其已服务"工农中建交邮储"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银联、300余家中小银行、40余家保险公司、上千家小贷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双方合作以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推动普惠金融的落地。

未来,谁掌握更多的持牌机构客户,谁就能切下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就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坚持技术驱动 探索创新发展

技术驱动是大数据智能风控行业的根本,利用人工智能结合具体场景,通过构建算法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作出高效决策,是“大数据智能风控”的核心。专家认为,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发展没有止境,要破除不同金融业态的数据壁垒、化解信息孤岛,强化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根据经济、社会、场景、用户的变化,对算法、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更好地为金融赋能。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库成员郝东林指出,智能风控要不仅在信贷、反欺诈、异常交易检测等领域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综合技术优势,为金融行业欺诈风险的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支持,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数据挖掘采集效率及人工智能算法,同时要实现对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数据的标准化,以实现更多的价值场景的快速落地。

实际上,技术驱动也让大数据智能风控企业探索出更多创新发展的道路。据公开报道,同盾科技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智能预测系统、智能疫情回访机器人、智能网格化管理平台、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产品和服务,与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在疫情预测、预防保护、人员流动管理、金融扶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际上,同盾科技已不是简单的智能风控服务提供商,而是升级成为一家智能分析决策服务提供商。

行业人士指出,像同盾科技这样有科技实力的企业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技术,除固守金融智能风控服务外,还可进入物流、新零售、政务、公共服务等多领域,拓展更多商业场景,用技术创新的力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020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大数据智能风控未来空间巨大

中小微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决定了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重点。而在落实普惠金融的过程中,金融行业离不开大数据智能风控。

过去,传统风控手段过多依赖线下审核和抵押质押,无法有效判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信用情况,普惠金融很难落地。近年来,大数据智能风控技术的出现,让金融机构有能力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出判断,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和打击欺诈行为,才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长期来看,普惠金融之路仍很漫长,金融机构需要全面拥抱大数据智能风控,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