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15 14:15 的文章

剑指重点工业项目打响经济翻身仗核心战役

12月12日,天气回暖。在火炬开发区智能装备产业园里,总投资21亿元的十项工业项目动工,热气腾腾的场景,更为冬日的中山增添了几许暖意。

同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作现场会,明确将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作为中山打赢经济翻身仗的核心战役、胜负手、主战场。

这是正处于转型升级阵痛期的中山,面对经济增长失速现实,强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转折的关键一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论述,明确指出“突围破局”之路。今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时隔3天后的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中山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重大工业项目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支撑和带动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在我们的“邻居”中就用不少这样的例子,如:美的之于顺德、佛山,格力之于珠海。因此,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作为重点目标,是改变中山经济发展局面的必然选择。

过往发展历程中,中山在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2008年,中山没及时抓住产业转型的大好时机,资源要素过度流向房地产。此后,房地产投资占全市总投资的比例一路攀升,工业投资占比则一路下滑,房地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占比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剪刀差”。 2008年至2018年,中山累计完成工业投资额2889亿元,对比周边城市明显落后。惠州10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总量是中山的1.8倍;东莞10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总量是中山的1.74倍;佛山10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总量更是中山的3.63倍。

没有投入,谈何收成?面对此前严重落下的“功课”和当今世界制造业格局的快速变化,我们该怎么办?毫无疑问,一是“补课”;二是加倍努力,快速跟上“优等生”的步伐。我们要敢于正视困难和问题,知耻而后勇;同时也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抓牢抓好重点工业项目,首先要勇于向自己亮剑。据统计,中山的工业项目从洽谈签约至投产需要经历14个阶段49个环节,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年半左右时间,严重制约项目的落地速度,有镇区干部把复杂的审批图称之为“长征图”。过去我们常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反观现在,尽管我们已经有所创新,但周边东莞、佛山等兄弟城市,已有更大突破。类似的问题,为何其他城市能找到出路?这是当下我们必须认真查找原因的地方。没有刀刃向内的魄力,永远无法构筑夺取胜利的优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打造全流程的“店小二”式服务;需要以更大的气魄大胆创新,打造适宜企业快速成长的通道,培育企业做大做强且进一步成长为行业领头羊的土壤。只有以争分夺秒、只争朝夕、赛龙夺锦的劲头,才能把“特事特办”变为“凡事快办”,把“绿色通道”变成“全程高速”。

抓牢抓好重点工业项目,更要从阻碍项目发展的“坚城硬寨”处突破。当前,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面临项目落地建设难、土地瓶颈制约大、招引项目规模小等一系列问题,高质量崛起的路上,仍有许多关口要攻克。比如,在土地方面,中山大片连片的土地屈指可数,严重制约重点工业项目的引进。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这一普遍性难题,东莞的“路条式”政策发挥的作用已显现。今年,顺德出台村级工业园改造规划,全区382个工业园最终将整合成20个3000亩以上的连片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和30个生态集约的现代主题产业园。在外界印象里土地资源紧张的深圳,近期也出了大手笔,向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在“双驱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中,必将有更多的探索在未来上演。把握机遇,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中山,不负自己。解决眼下的难题,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认真梳理,担起担子,啃下“硬骨头”,为存量企业增资扩产腾挪空间,为重大项目引进拓展平台。

抓牢抓好重点工业项目,也要从抓准方向、修炼内功上下功夫。上月召开的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实施“强核工程” “立柱工程” “强链工程” “优化布局工程” “品质工程”和“培土工程”等六大工程,攻坚克难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不断开创制造强省建设新局面 。中山要紧紧围绕大会的要求和部署,科学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仅要广泛借鉴经验打造适合本土的政策“中山装”,还要勇于先行先试,通过示范带动改造镇村低效工业园,为高质量发展找到落脚点,从而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我市产业体系新支柱,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