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人周平把“扫大街”做成“美丽产业”
工作人员展示玉禾田“智慧环卫系统”。
经过22年发展,从最初只有6名员工到如今业务遍布国内100余个城市,员工总人数超过6万人。这个当年小小的民营企业,靠兢兢业业干保洁,将市政环卫工作做大做强为“美丽产业”。前不久,企业刚刚获批上市。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周平就是哈尔滨走出去的汉子,他的深圳创业故事充满传奇。
智慧环卫系统“扫遍全国”
11月25日,记者来到深圳玉禾田环境事业发展集团,一进写字楼就被这家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智能化办公吸引。在企业文化展示墙上,一首《阳光大家庭》朗朗上口:“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叫玉禾田,兄弟姐妹都很多,工作也不错,他要实现一个梦是清洁大中国呀,要让温馨舒适环境伴随你和我。”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家企业还拥有自己的“美丽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
记者在该公司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中心看到,从电脑上可以调取各地的实时监控视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实现了集团市政环卫业务板块对全国100余个城市6万多名员工、数千辆清扫作业车,以及现有垃圾转运站和城市公厕的远程智慧化管控。
目前,这套“智慧环卫系统”可与所在城市的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实时推送环卫情况,进行跟踪与处理。它还能通过作业车辆上的摄像头,采集作业和路面情况、驾驶员是否有违规操作等,同时显示车辆在哪条路上作业,如遇突发情况可及时救援。
这套系统应用到了哈尔滨市平房区智慧市政环卫管理中,环卫工人全部佩戴上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工作人员坐在深圳总部就能看到3000公里外哈尔滨街面保洁的实时画面。
为不让外国人嘲笑“转行”环卫
这家把“扫大街”做成智能化“美丽产业”的“神奇”企业的董事长周平从小住在道里区顾乡一带,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1990年,周平从国企管理岗位辞职,只身一人坐了两天两夜火车,离开哈尔滨到深圳自主创业。起初,他专心从事餐饮服务行业,从开东北菜的酒楼,到承包多家企业食堂,干出了名堂。1997年深圳评选“十佳企业食堂”,他管理的两家食堂都上榜了。一天晚上9点多了,他的一个大“雇主”——意法半导体企业的法国人总裁突然叫他去办公室,客气地对他说:“净化车间这活儿,你能干不?”
当时,周平没有马上答应,出于慎重他说要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在考察清洁行业期间,他想起了一件让他感触挺深的事。有一次,他看到日本人在深圳街头扔烟头,还嘲笑街道太脏。周平深思后下定决心:过去整天围着厨房转的生活该改变了,必须“转行”,要让中国的城市变得干净,叫外国人看得起!
1997年10月27日,周平带着6个愿意留下来一起干的老员工,注册成立玉禾田公司,进入清洁行业。22年过去了,这家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上市公司,市政环卫及环境综合业务覆盖国内100余个城市,是广东省服务业100强。
让中国变成最干净漂亮的国家
现任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深圳黑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的周平告诉记者:“能进入这个行业很偶然,但22年过去了,‘美丽中国’的梦想至今都没有改变过,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干净漂亮的国家。”
2011年4月21日,哈尔滨玉禾田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已在黑龙江省内的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大庆4个城市开展服务,积极探索与实践市政环卫作业的市场化。
“我永远不会忘记家乡哈尔滨,希望能为家乡贡献力量。”周平说,通过深哈合作,他看到了家乡图变图强的决心和努力,相信哈尔滨只要借鉴移植深圳经验制度,改善营商环境和加大开放度,扶持并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就一定会实现振兴。“我们非常愿意参与家乡市政环卫智能化升级工作,让哈尔滨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洁、美丽、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