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1-20 17:28 的文章

聂辉华:我国制造业“隐性冠军”太少 需加速升

制造业是大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到2010年占全球比重提高到19.8%,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1%,增速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另外,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工业互联网也已迈出实质性步伐,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如何推动制造业由“大”向“强”?如何助力制造业企业更好发展?新京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

【声音】

1、制造业的地位确实有所下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但发展潜力依然很大。这有一些明显的表现。例如,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

2、从理论上讲,只要有需求,有利润,投资就会增加。因此,要稳定制造业投资,关键是市场有需求,企业有利润。

3、明面上的“所有制歧视”不多了,但是我们应该高度警惕“规模歧视”的出现。

中国制造业可能“未富先贵” 要加速实现自动化

新京报:2018年中国GDP为90.03万亿元,制造业产值为26.48万亿元,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如何看待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聂辉华:我认为,总体上中国制造业的特征是“大而全”,在部分领域是“大而强”,在极少数领域是“高精尖”。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共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在所有工业门类中,制造业有30个,大约占四分之三。

一方面,制造业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也是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地位确实有所下降,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但发展潜力依然很大。这有一些明显的表现。例如,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制造业利润率非常微薄,500强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4%,而房地产企业和金融企业利润率远高于此。

新京报:从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制造业仍有提升空间。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中国制造业的主要差距在哪里?中国制造业发展目前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聂辉华: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三个方面的差距。第一,缺乏重大发明创造,也就是说标志性的重大成果还不多;第二,在关键技术上缺乏主导权,例如芯片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等;第三,“隐性冠军”太少,即占领了某个行业的大部分国内外市场、不太为公众所知的中小企业。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困境,首先,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自动化水平不够,可以说是后有追兵(发展中国家)、前有堵截(欧美发达国家)。并且,环境污染因素日益成为粗放型扩张的障碍,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未富先贵”的局面。另外,目前我国工业用地普遍紧张,过去很多工业园区利用率不高,但又无法腾退,导致现在缺乏成片的工业用地。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很高。

新京报:在劳动力问题方面,有观点认为我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您是否认同?在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聂辉华:我无法准确判断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但可以肯定劳动力是越来越贵,制造业的劳动成本上升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加速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要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一是依靠技术水平提升,例如自动化水平;第二是提高管理水平,这方面中国企业还有很大的潜力挖掘;第三是维护市场竞争,竞争会优胜劣汰,加速生产率的提升。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低生产率的企业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并存,说明市场并没有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或者说市场竞争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资源错配。

关键是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高度警惕“规模歧视”

新京报:稳投资中稳定制造业投资是一个重要部分。如何稳定制造业投资?金融行业如何对制造业投资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