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1-17 02:34 的文章

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举措

近日,州供销社课题调研组赴建始县供销社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主题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按照“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整改落实”的要求,认真开展了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进一步探寻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和举措。

调研期间,调研组在建始县采取座谈和实地察看的方式开展调研,主要围绕产业支撑、龙头带动、能人领办、拓宽市场、联合合作、规模发展、政策扶持、创新驱动、部门支持、社农共赢等方面,听取和收集相关建议和意见。

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据调查,建始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履行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职责,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与表彰。县供销社支持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达178家,入社社员8372人,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0250亩,涵盖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多行业,畜禽养殖约18000头(只),年种养产值2.5亿元,直接带动种养户41600户。同时建始县供销社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色产业优势,助推行业扶贫,探索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之路。如建始县映山红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运用专利技术和市场渠道,开发枸杞酒,把引种的“湖北杂交枸杞”延伸至贫困村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第一年以每亩300元价格流转贫困户土地,并付给贫困户每亩300元管理工资,手把手建好管好枸杞园,第二年受益时交给贫困户管理,这种创新扶贫模式被总结为“交钥匙工程”。该合作社共帮扶贫困户1137户,发展枸杞基地6700亩,年为贫困户增收近3000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问题。建始全县410个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00家,小、弱、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为继,有的已经倒闭。主要问题有:

一是运行不规范。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运行,存在“家庭式”办社模式;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缺乏创办的基本素质,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社员数量少的问题,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化”色彩浓厚,企业盈利与社员二次返利存在冲突,农民社员收益少;合作社组成人员层次单一,要么全是种植户,要么全是养殖户,仅仅是同类者的简单合并;成员之间基本没有生产者、购销人、咨询机构等功能职责或环节的分工,使合作社的功能大打折扣。

二是产业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产量较低、产品丰富但品质不优、精加工少、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销信息不对称、品牌杂乱、销售渠道单一。

三是融资难融资贵。主要表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基本没有可供抵押和担保的固定资产,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上高息融资,付出了昂贵的融资成本;农村金融创新不够,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融资渠道狭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差。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与举措

一是清理整顿规范。从调研的情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占有一定的比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办等11部门《关于印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农发〔2019〕3号)的要求,以集中清理“空壳社”为重点,坚持依法清理、分类处置,做好统筹安排,强化部门协作,落实属地责任。通过专项工作,促进合作社依法规范健康发展。建始县供销社清理“空壳社”做了大量工作,清理规范了2家,取消了22家,但还要加大清理整顿力度,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是普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账户”。“成员账户”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进行一些会计核算时,为每个成员设立的明细科目分别进行核算,能清楚记录成员出资情况、成员与合作社交易情况、成员的公积金变化情况,为社员二次返利等情况。这些单独记录的会计资料是确定成员参与合作社盈余分配、财产分配的重要依据,也可方便成员与合作社之间的其他经济往来。建始县社领办创办的1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60家建立“成员账户”。要加大力度,使供销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账户”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