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
比特如何驱动瓦特?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应用
中国电力新闻网见习记者 邓恢平 通讯员 徐东博
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光伏补贴在线高效率结算;通过数据上链,实现政府、企业与用户数据共享、透明,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时下,区块链技术不仅给金融领域带来重大创新,也在能源电力行业开出“希望之花”。
11月7日下午,由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的“区块链技术在电力场景中的应用”技术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及部分省市电力公司、国网直属产业单位、高校及科研院所等60余位领导、专家共聚一堂,研讨区块链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方向。
电力数字化建设的“新砝码”
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发展区块链技术。
在能源电力行业,区块链技术也成为继“大云物移智”之后,又一推动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新砝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年建设方案提出的57项重点推进任务中,就包括“基于区块链的新型能源业务模式研究”。围绕这一任务目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了《区块链研究与应用试点建设方案》。
该建设方案提出,通过“一主两侧”,即主链、数据侧链、交易侧链的方式构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区块链公共服务,实现该公司内外部建设资源统筹优化,打造新型业务共享生态体系。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董事长王政涛在论坛上表示,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区块链技术“一主两侧”的主要支撑单位,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从2016年至今,积极争取并参与区块链技术相关标准研究与编制;承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和信息化项目;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探索;初步构建了完整的能源区块链生态体系。同时,于去年正式发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级区块链技术服务平台———思极链1.0,近期又完成了思极链2.0的发布。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潮下,区块链如何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结合,是区块链在能源电力领域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关键问题。”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在论坛上指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自强对此持相同看法。他认为,区块链开放、共享、协同的技术形态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世界一流,三型两网”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融通、设备安全、个人隐私、多主体协同等问题。
初步实现多个典型场景应用
区块链在能源电力行业的蓝图描绘得再好,最终还得看落地应用效果如何。
据了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启动能源互联网领域首个区块链科技项目。在论坛上,周自强介绍了这一科技项目的实施情况。
据介绍,该项目打造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能源数据可信共享平台。该平台分为通信层、平台层、应用层3层。能源层终端数据可通过可信泛在接入网关上传到该平台,能够确保不同主体间数据一致,还能保障能源数据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全生命周期可信。
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实施分布式光伏补贴、分布式能源交易、停电保险和需求侧响应四大业务应用。
如果说基于区块链的能源数据可信共享平台只是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试验品”,那么思极链的发布则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2018年5月,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思极链1.0产品正式发布,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内第一个落地的区块链技术产品。思极链1.0以企业级联盟链方式,提供以可信服务与一致性服务为核心的数据增值功能和跨系统共享的Baas服务(区块链即服务)。
之后,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又在1.0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区块链服务平台———思极链2.0。思极链2.0可部署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公共服务云,具备跨区域部署、企业级安全、一站式服务及多引擎支持特点。
据悉,思极链2.0业已在浙江、青海、山东、河南、陕西5省的创新创业型企业、政府机构等得到应用,并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主两侧”的区块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