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1-07 20:58 的文章

券商市场“马太效应”显现 业务转型应对资管变局

国内外券商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数据显示,2018年证券行业平均净佣金率降至历史最低的3.76‰,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交易佣金总额为3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49%。

业内人士指出,受市场成交量萎缩的影响,卖方佣金的分配出现了明显分化,国内券商行业急需加速整合。部分券商开始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多家中小券商也纷纷发力量化交易等特色业务。

竞争激烈短期内“零佣金”难在国内市场落实

近日,美国资管巨头福达投资集团宣布,对美国在线股票、ETF和期权交易佣金从4.95美元降为零,这也是10月份以来第五家实施零佣金的美国券商。此前,美国最大线上证券经纪商之一的嘉信理财(SCHW)宣布经纪业务正式实施“零佣金”,美国券商的零佣金策略在国内也引起强烈反响。近日,国内有几家中小券商先后推出“万一”佣金,但随即又调整回业内平均水平。

“目前零佣金在国内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并不具备现实条件。”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与美国市场不同,中国证券市场的财富管理模式还没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桂浩明表示,以嘉信理财为例,美国资管巨头主要通过网上交易开展业务,佣金率很低,但同时业务占比也不高,更多的则是通过给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等方式获得报酬,因此零佣金只是一种占据市场份额的手段,并不会对总体业务收入产生实质性影响。

经纪业务仍然是国内券商营收的主要组成。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此前发布的《证券公司2019年上半年度经营数据》,131家中国证券公司营业收入1789.41亿元,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租赁)44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4.8%。此外,活跃的科创板交易也给券商带来了部分佣金利润。截至11月5日,46只已上市的科创板个股总成交额为9730.5332亿元,按业内平均佣金率计算,约能带来6亿元佣金收入。业内人士指出,这也是短期内国内券商难以跟进美国券商实现“零佣金”的主要原因。经纪佣金仍是国内券商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

尽管短期内“零佣金”难以在国内市场落实,但国内券商的同质化竞争却日趋激烈。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年来,行业平均净佣金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证券经纪业务贡献度则在行业平均净佣金率微降的情况下持续走低。2014年至2017年,行业平均净佣金率分别为6.63‰、4.97‰、4.03‰和3.78‰,而2018年,这一数据降到历史最低水平3.76‰。

市场体量的缩小同样是造成券商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成交量萎缩影响,公募基金市场交易佣金总额有所下跌。交易佣金总额约为3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53亿元下降了6.49%。“靠通道来赚取佣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伴随着交易换手率和佣金率双双走低,未来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势在必行。”海通证券上海分公司融资业务部副总经理徐俊对记者表示。

转型财富管理探索差异化竞争

去年以来,部分券商开始推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截至目前,已有7家券商巨头为经纪业务部门更名,开始转型财富管理,如中信证券将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并进行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人均可投资资产的持续增长、金融资产配置的提升与财富管理行业渗透率的提升,国内财富管理发展空间趋大。

“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通过两端对接,一端连接发行产品的机构,另一端连接基础客户,将营业部作为中介平台产生佣金和收入。”徐俊表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有自己的特色,券商离二级市场很近,所设立的产品往往都是一些带有对冲功能的衍生品,能够把风险对冲掉,从而产生一些类似于固定收益的产品,客户也更容易接受。”

但同时,经纪业务转型也存在一定难点。“首先,由于券商经纪业务习惯了之前的开户、股票交易的模式,整体业务模式转型需要时间。此外,证券公司的客户往往不太习惯参与到别人管理的产品中去,而是更倾向于自己操作,让他们接受新产品也存在困难。”徐俊称。

桂浩明同样指出,长远来看,券商的经纪业务会逐渐向财富管理阶段过渡,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的现实条件,还需要各大券商继续进行相应探索。

中小券商纷拓创新业务

目前国内券商的竞争领域涵盖了佣金、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专家表示,当佣金率普遍已经达到万分之三以下时,为了防止利润空间被完全压缩,券商打佣金战的动力并不大。随着券商经纪业务贡献度的逐渐下降,除了推动经纪业务转型外,国内券商也开始了差异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