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3 13:50 的文章

创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 海南这群年轻人通过职业

  改变生活,从拥有“一技之长”开始。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

  从贫困家庭走出来,踏入技工院校,通过一技之长脱颖而出,年仅23岁的海南青年张雄通过职业技能提升终让自家脱贫,改写了他的贫困人生。在海南,有许许多多像张雄一样的技工院校学生,得益于好的政策和好的平台,提升职业技能获得更好就业机会,从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广大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推出各项政策扶持,开展“南海工匠”等各种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我省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燕珍 实习生 吴桂涓

创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 海南这群年轻人通过职业

  学生进行化妆展示。(图片由学校提供)

  助脱贫

  职校学生 成长为老师改写人生

  “通过职业技能提升,不仅让家里脱贫,我也通过技能提升后就业,从一名技校学生成长为一名老师。”7月15日,海南省“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题活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暨2020年海南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开幕式,当天的宣讲会上,作为一名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张雄上台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

  张雄2017年6月从海南省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如今负责该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教练工作。

  2013年,老家在澄迈县文儒镇石浮村的张雄初中毕业,因为当时家里是贫困户,所以他选择报读技工院校,学一门手艺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那时真的很迷茫,不知未来在哪里。”至今张雄还记得,当年父亲将家中每个月获得600元补贴的低保卡递到他手里,作为他在校的生活费的那个充满希望、期待的眼神。

  “当时学校还免去了我的住宿费,学校安排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是不用我们花钱的,还有各种政策补贴,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技能竞赛这个平台,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在校期间,张雄通过努力,曾获得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企业网搭建项目的二等奖等诸多荣誉。如今,张雄有了稳定收入,还能支持弟弟的学业,成为弟弟的榜样。

  “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入学时,虽然文化成绩没那么优秀,甚至很多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不好,但我们可以通过技能提升,重新找到学习的信心,改变自己的人生。” 来自琼海农村的林克锋和张雄一样家境贫寒,以前家里是低保户。从技工院校毕业后,如今,林克锋成长为学校一名实习指导老师,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选手,备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改善技工院校实训条件,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2015年起设立省本级实训设备“以奖代补”资金,并制定了《省本级实训设备“以奖代补”资金使用和管理实施方案》。

  “职业技能提升,改变你的生活”。这不仅是今年“7·15世界青年技能日”的主题,也是许多像张雄和林克锋一样的农村娃,通过职业技能提升,“破茧成蝶”改变生活的成长写照。

创业年收入十万元以上 海南这群年轻人通过职业

  学生进行厨艺雕刻。(图片由学校提供)

  稳就业

  毕业生技能提升后 创业年收入十万以上

  人才职业技能的提升不仅是稳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之举,更是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我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半年多,发现没有技能和文凭,只能在底层打苦工工资待遇低,后来回三亚读技工院校。因为我喜欢与人交往,所以选择了导游专业,在校时还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这为我后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来自三亚技师学院的毕业生黎培宝,如今在家乡西岛开办了一家民宿。

  黎培宝说,近两年来,他家年收入能达到十万元以上,如今父母也不再打零工,反而和他一起打理民宿。“能获得现在的成功,得益于在校的职业技能提升。”

  “入选2019年海南省‘南海工匠’,获得30万元经费资助,也是得益于职业技能的提升。”毕业于三亚高级技工学校电子技术与设备维修专业的潘成,初中时成绩并不突出,进入技校后脱颖而出,进而参加当年的全国大赛获得一等奖,后来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