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4-22 03:16 的文章

“后疫情时代”经济观察①科学应变 推进辽宁全面振兴

  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受阻、金融市场震荡、通货膨胀明显、就业压力加大、大宗商品价格跌宕起伏以及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复杂化,大国之间博弈加剧,矛盾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辽宁在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加快恢复生产秩序,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扩大消费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后疫情时代”经济观察①科学应变 推进辽宁全面振兴

  认真落实各项鼓励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这场疫情出现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企业扶持政策,辽宁及各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着力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一是着力解决企业资金链压力大问题。政府部门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设立纾困基金,提供援企稳岗补贴,帮助企业平稳渡过当前困难阶段。进一步完善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让辽宁产业基金能够更有效率地使用,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功效,最大限度引导社会资金加快投入。金融机构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积极落实和出台企业延期还本付息、降低利率、提供贴息贷款、减免费用、提高企业授信额度、提供“抗疫复工贷”等措施,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二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尽快完善和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税费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疫情对外贸的不利影响。研究出台更多减税降费举措,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真金白银”的获得感。三是促进对小微企业的精准帮扶。支持金融机构努力提升大数据风险控制能力,细致梳理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功能,利用大数据中的实时数据、行为变量等帮助金融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放贷时做决策。更注重让互联网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主要角色作用,防止小微企业出现“流动性猝死”。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落地达产达效

  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的重要抓手,增强项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一是积极有序抓好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复工。促进京东、万达、恒大、腾讯等企业在辽宁的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促进华晨宝马新工厂、华锦阿美等大项目尽快投产、达产、达效。推进朝凌高铁、沈白高铁、大连新机场、大连湾海底隧道等交通设施项目建设以及徐大堡核电二期工程、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清原抽水蓄能电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辽宁段)工程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二是有效解决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瓶颈制约。坚持问题导向,打通用工、运输、原材料供应等堵点,从金融、信贷、交通物流、服务指导等多个方面为项目建设创造宏观保障条件,加快恢复正常建设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企业、工地,实行“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现场对接需求,协同解决难题,当好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的服务员,在促复工、稳经营、增信心上持续发力。三是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提早谋划,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农村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协调重大项目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安排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与重大项目。

  加强主动投资重点在5G等“新基建”上精准发力

  充分利用国家为应对疫情出台的宏观政策调节措施,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用“新基建”投资带动辽宁“四新”经济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张”规模等有利条件,加强主动投资,充分发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的重要作用。辽宁要把扩大的专项债等重点投资到“新基建”上,发挥“新基建”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带动工业、农业及交通、能源、医疗等行业增强发展动能、势能,形成催化、倍增和叠加效应。二是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疫情倒逼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数字转型。辽宁要抓住当前数字经济全面提速、引领其他产业数字化变革的机遇,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贺信精神,加大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力度,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发展5G产业,推动5G在智能网联汽车、共享经济、远程医疗、4K高清传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进创新体系的战略重构,加快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辽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跟进国家战略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集中科技资源和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重点部署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领域交叉前沿研究,催生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掌握创新主动权。

  积极引导扩大消费增强其对经济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