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7-23 10:07 的文章

商务部召开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

【高峰】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先生,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剑荣先生,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伟先生,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邓光怀先生,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牛清报先生,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黎萍女士,他们将为大家介绍步行街的有关情况。我是今天发布会主持人,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

今天王炳南副部长将首先大家介绍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的背景和有关进展情况。南京市、杭州市、重庆市渝中区、成都市、西安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将分别介绍当地示范步行街的情况,并播放步行街的有关宣传片。之后六位发布人将回答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

首先请王炳南先生作介绍。

商务部召开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王炳南】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商务部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商务部工作,特别是对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部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2日到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商务部高度重视,认真地学习贯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任务,不断深化顶层设计,指导各地集中力量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们的工作总体考虑是: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培育30-50条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我们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了部、省、市、区、街“五级联动”工作机制,会同地方政府形成工作合力,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坚持立足存量、改造提升,我们提出要加强规划布局、优化街区环境、提升商业质量、打造智慧街区、增强文化氛围、规范运营管理等六项任务,明确了先试点后示范的实施路径,指导地方在步行街现有基础上改造提升,缺什么,补什么,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政绩工程。三是坚持规划引领、一街一策,指导地方高起点编制步行街发展规划和业态、交通、景观等配套规划,形成“1+N”规划体系,因地制宜,因街施策,既对标国际,又突出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四是坚持狠抓落实、定期评估,按照“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改观”的工作要求,开展月度交流、季度跟踪,组织专家持续地指导,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抓好任务落实,采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准确地反映改造提升成效。

从2018年底起,商务部在11个城市开展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高水平运营的要求,指导地方在五个方面扎实地推进工作。

一是街区环境。围绕交通路网、立面地面、设施设备等要素,持续地优化街区环境,既保持建筑原貌,增强了文化底蕴,又增加了绿化休闲空间,提高了卫生整洁程度,呈现美丽舒适、富有特色的街区风貌。

二是商业质量。累计改造商业体80多万平方米,引进知名品牌900多个,新增旗舰店、首店80余家,既包括国际一流品牌,也有大批的中华老字号、地方特色品牌,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文化特色。坚持商旅文联动发展,在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的同时,增加体验式、互动式的新业态,让消费者既有物质上的收获,也有精神上的享受。

四是智慧街区。加快推进“智慧街区”建设,11条步行街均实现了5G信号覆盖,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顾客消费更智能、更便捷,街区运营更安全、更高效。

五是体制机制。以“步行街无假货”为服务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众管共治”的街区管理机制,实施“小额争议先行赔付”“无理由退货”等举措,步行街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不断优化。

2019年,11条步行街总的客流量和营业额同比增长22.6%和1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特别是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路、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西安大唐不夜城等5条步行街,工作力度大、进度快、效果好。近日,经地方申请、第三方评估,商务部将这5条步行街命名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放大试点成效,经地方申请、专家评估,选择了哈尔滨中央大街、大连青泥洼、石家庄民族路、郑州德化街、长沙黄兴南路、深圳东门街、青岛台东路、合肥淮河路、宁波老外滩、福州三坊七巷、厦门中山路、昆明南屏街等12条步行街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