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间影响市场重要政策消息速递(附新闻联播集锦)
国务院: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扩内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
“上证综指2.0”登场!券商预期能更真实反映上证股票市场走势
上证综指新编制方案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新指数,在剔除劣币的同时,引入更完善的成分股临时调整机制,并纳入科创板股票,更能反映上交所上市公司的股价特征。上证综指作为具备A股市场晴雨表功能的指数,将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信心。数据分析发现,2015年市场经历调整阶段之后,市场风格重回基本面,新指数/原指数的相对比值稳定上升,在更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修订规则后的指数相对原指数有超额收益。券商预期,转换后的上证综指能够发挥新规的结构优势,真实反映上证股票的市场走势。今日上证综指大幅震荡,最高涨幅达到1.84%,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333点,涨幅0.37%。
重磅!精选层7月27日开板 首批企业32家上市交易
万众期待的精选层,终于要和投资者见面!今日,读懂君从股转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精选层将于7月27日,也就是下周一开板。距离开板日子不足1周,你是不是很期待?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期待的自然是首批企业名单。据读懂君了解,32家当前已经完成公开发行的企业,将于下周一集中亮相。总体上,首批精选层企业质量相当不错。从规模来看,32家企业基本都符合A股IPO标准。32家企业去年营收中位数为3.43亿,净利润中位数为5064万元。32家企业中,不乏细分行业龙头,比如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贝特瑞、农药出口龙头企业颖泰生物、猪瘟疫苗龙头企业永顺生物等。
上交所发布科创50指数历史行情 7月22日收报1497.23点
7月22日盘后,上交所发布科创50指数历史行情。7月22日,科创50指数开盘报1474.02点,盘中最高报1519.12点,最低报1468.11点,收盘报1497.23点,较2019年12月31日基点1000点上涨497.23点,涨幅达49.72%。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等3项金融行业标准已到送审阶段
7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金融科技创新安全通用规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监控规范》3项金融行业标准经过草案稿、征求意见搞等编制阶段,已形成标准送审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请各委员单位审阅标准送审材料,并在2020年9月22日前完成在线投票。
证监会发布《精选层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试行)》
本次制定的五项挂牌公司定期报告格式准则,包括精选层年报、中报及季报格式准则,创新层、基础层中报格式准则。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三个层次之间的披露要求呈梯度化,依次降低;二是注重层次内部规则衔接,中期报告披露要求低于年度报告,高于季度报告;三是以现有新三板监管规则为基础,借鉴上市公司制度理念,充分体现挂牌公司特点。
商务部:将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 持续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示范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22日在商务部召开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示范,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上金所调整各黄金延期合约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
上海黄金交易所:自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8%调整为9%,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7%调整为8%。
7月2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扩内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
会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和“两新一重”建设重要内容,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加强城市短板领域建设,围绕农民进城就业安家需求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一要针对防疫和防汛防灾减灾中暴露的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控重大疫病能力。改造完善城市河道、水库、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加强台风、地震等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二要着眼满足群众改善生活需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环保设施、社区服务、智能化改造、公共停车场等薄弱环节建设。三要针对大量农民到县城居住发展需求,加大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四要引导多元化投入。完善公益性项目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建立公用事业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各地要加强项目储备和开发,逐步解决城市发展历史欠账。防止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五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进城农民就近打工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