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10-28 09:28 的文章

从荒凉到繁荣,德令哈经历了些什么?

1988年的夏天,诗人海子乘坐火车抵达德令哈,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日记》,德令哈这座城市开始走入许多文青的视野。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在海子的诗中,德令哈不是“金色的原野”,只有一幕黑夜里的孤独、一处戈壁滩的荒凉、一个人的悲音不绝,除了死亡般的空寂,没有任何可以言说的东西。

30多年过去了,德令哈全无荒凉之意,如今这里有1.8万亩的青稞种植基地,相当于17个故宫那么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色的世界”。

从“一座荒凉的城”到“金色的世界”,德令哈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说到德令哈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得不提的就是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天佑德”)。

2020年4月,海西州人民政府与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农产品研发、种植,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合作,同年5月,公司成立了德令哈有机青稞种植基地项目部。

德令哈位于青海省西部的海西州境内,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3100米,最高海拔高达5800米,常年干旱少雨,沙石和狂风成了这里的常客,土壤氮磷钾含量极其贫乏、盐碱含量极高,这让天佑德派来的“救兵”孔祥国犯了难,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打造1.8万亩的青稞种植基地谈何容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孔祥国在这里的经历是刻骨铭心、毕生难忘的。

在这个物质充盈的时代,水、电、网缺一不可,但是刚到德令哈的孔祥国及其团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前几个月帐篷就是他们的住所,水电更是奢求。

除了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空虚也是他们所面临的大难题。在茫茫戈壁,人类就是一种十分渺小的存在,无论如何呐喊,都得不到丝毫回应。习惯了城市的繁华热闹,谁又忍得了这戈壁死一般的寂静。

去年,高薪招来了4个年轻人,还没开始了解工作内容,就已经被这恶劣的环境吓得连夜“逃跑”了,问其原因,只是说:“手机信号没有,网络没有,全是一帮老头”。

年轻人都跑了,这帮“老头”是靠什么留下来的呢?

是信念。

是改变德令哈的信念。

天佑德承包的这1.8万亩土地为多年荒滩,生长植被单一,有机含量低,十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果要拯救这片土地,就必须要科学灌溉,长期改良,才能改变这里的环境现状。

自天佑德2020年签订协议后,便安排专业的农机耕种作业团队对这片土地进行测试和改良。

为了解决灌溉的问题,天佑德在相隔6公里的巴音河蓄集峡水库枢纽修建了蓄水池,并用560千瓦的电机,将河水从落差近30米的河谷中抽运到两条红色的管道中,并输送进田地。

今年春天,土地改良已初见成效。4月,青稞种植基地首次试种一万亩,成功长出了青稞,虽然长势出现斑秃化,但是整体来看,土地的改良程度和生长效果是出人意料的好。

开垦荒地,改良土地,是天佑德和德令哈所有人民的共同愿望。而在土质日趋改良的背后,是天佑德陆续投入的资金支持。目前,天佑德在德令哈青稞基地已经投入了2000余万元。

希望之光普照大地,德令哈青稞基地充满着勃勃生机。

从前,德令哈的百姓主要以放牧为生,靠天吃饭。自从天佑德在这里创建青稞种植基地后,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同时,天佑德此举也是响应了政府“退牧还耕”的政策,为当地政府和百姓带来了很多机会和益处。

今年长出来的青稞部分留存用作观察研究,剩余的用旋耕机打碎后翻在了地里,保养土地,翻过后还需要撒上一层羊粪。羊粪哪里来?从牧民那里收购。今年,收购羊粪就花销了将近300万元。天佑德的到来对当地牧民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天佑德作为青稞酒的龙头企业,为青海省做出了很大贡献。创造劳动岗位,带动群众就业;收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上市以来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

无论是给农民创收还是解决就业问题,都只是天佑德心系百姓,造福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未来,相信天佑德继续将这种伟大的精神发扬光大,为高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