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2-21 12:19 的文章

中國生態修復奇跡的世界意義

原標題:中國生態修復奇跡的世界意義

沙中不僅能“生綠”,更能“生財”,這無疑啟示我們,不僅生態退化是可逆的,而且在人的不懈努力下,那些曾經看似為虐一方的無用之害,也完全可以變為潛力巨大的有用資源。把“生態”重新引入經濟學,正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

從黃沙漫漫到綠意蔥蘢,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今天的中國大西北,一場綠色發展的生態奇跡正在上演。美國航天局根據衛星數據進行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2000年以來,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相當於多出一個亞馬孫熱帶雨林,其中中國的貢獻比例居於首位。而這一時間跨度,正好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20年。

中國的“綠色奇跡”,令世界刮目相看。曾經萬裡飛沙的毛烏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重新穿上綠裝﹔被稱為“中國魔方”的草方格,緊緊鎖住了寧夏中衛的黃沙,讓“塞上江南”實至名歸﹔趕漂人變身造林人,金沙江、雅礱江交匯處的三堆子漫山種滿劍麻,涵養著長江上游的水源……西部大開發的20年,也是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快速治理的20年。一個個“染綠”“復綠”的故事,折射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與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我國年均新增造林逾9000萬畝,165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民共識。

生態文明源於對發展的反思,也是對發展的提升。如果說幾十年前,飽受風沙之害的我們,抱定“寧肯治沙累死,也不讓風沙欺負死”的堅定信念,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那麼現在,當治理的量變累積為質變,“沙進人退”歷史性地逆轉為“人進沙退”,我們審視生態文明的視角,也更多了幾分“物盡其用”的思考。眼下,毛烏素、科爾沁、呼倫貝爾三大沙地均已進入恢復利用的新階段,人沙關系正在從“斗爭抗衡”轉向“和諧共處”,“沙”的資源價值被不斷發掘。僅以毛烏素沙地為例,沙、林、電、藻一體化的循環產業鏈,每年就可轉化綠色電力50億度。沙中不僅能“生綠”,更能“生財”。

建設美麗中國,追求綠色發展,西北大地“由黃變綠”直觀地啟示我們,不僅生態退化是可逆的,而且在人的不懈努力下,那些曾經看似為虐一方的無用之害,也完全可以變為潛力巨大的有用資源。從“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與發展逐漸渾然一體、和諧統一。隨著實踐的推進,我們愈發真切地感受到,經濟發展不是消耗資源的“竭澤而漁”,環境保護也不是貧守青山的“緣木求魚”,生態建設更不是一味投入的“砸錢工程”。要讓治理效果經得起看,經濟賬就得經得起算。庫布其治沙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塞罕壩播綠衍生森林碳匯交易……“錢從哪裡來”“利從哪裡得”“如何可持續”,這些難題背后,其實就是保護與發展的辯証。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讓更多人看到生態建設的好處,治理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綠水青山守護的獲得感也將更扎實。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著眼當下,綠色低碳已成為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綠色正在充盈當代中國人的新夢想。某種意義上,綠色發展蘊含無限潛力,把“生態”重新引入經濟學,正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動力。從我國今年的主要經濟數據看,新增就業持續增加,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加快,能源消耗強度下降增幅加大﹔從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看,植樹造林廣泛開展,垃圾分類漸成風尚,簡約適度深入人心。立足生態系統的全局,中國的綠色行動不僅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更是在護佑全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

“環球同此涼熱”,沒有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不曾產生環境破壞問題,同樣也沒有一個國家不曾付出艱辛努力便收獲良好生態環境。而“中國經驗”之於世界的最大意義,或許就在於我們以實踐証明,事在人為,隻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什麼樣的綠色奇跡都能創造。作為國際合作的推動者,2017年,中國推動建立了“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共建綠色絲綢之路。從“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到政府、企業、農牧民、科技四輪驅動的庫布其模式,中國智慧“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希望之光”。積極作為、共享經驗,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以自己的成功實踐樹立了“綠色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