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12-06 08:31 的文章

跨過兩個“兩千億”海螺再創新奇跡

時間回溯到2016年11月18日,海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登榜在集團第三次黨代會上擲地有聲地提出“十三五”奮斗目標:實現“一強三冠”目標和兩個“兩千億”目標。

2019年7月,海螺集團以284.9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邁進世界500強,名列第441位,初步實現了“一強三冠”目標。預計到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將達2233億元,營業收入將達2200億元,雙雙跨過兩千億元大關,提前一年實現兩個“兩千億”目標。

“十三五”以來,海螺集團克服經濟下行影響,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推進工廠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產業綠色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一帶一路”布局,拓展新產業新業態,發揮大企業引領作用,推動行業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實現了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產業規模、經營效益、技術水平和員工收入均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新時代創造了一個個新的海螺奇跡,成為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

國有資本快速做強做優做大。預計到2019年底,集團總資產將達到2233億元,較“十二五”末增加1116億,增長一倍﹔2019年淨收入預計達到2200億元,較“十二五”末年增長1651億元,增長三倍﹔下屬子公司370多家,較“十二五”末增加200多家。從資產和營收增長規模看,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新海螺。

跨過兩個“兩千億”海螺再創新奇跡

集團總資產、淨收入增長趨勢圖

經營效益遙遙領先世界同行。2019年集團預計實現利潤430億元,較“十二五”末年增長325億元,增長逾3倍。“十三五”以來,集團經營利潤連續3年實現百億級增長,短短4年間創造的利潤總和突破千億元,達到1150多億元,超過集團自1996年成立到“十二五”末20年的利潤總和。以2018年度經營數據計算,海螺集團利潤總額佔安徽省屬企業利潤總額的一半以上,超過全國水泥行業總利潤的四分之一,人均年創利潤12.56萬美元,是世界七大水泥公司平均值的近四倍,盈利能力位居世界同行企業首位。

跨過兩個“兩千億”海螺再創新奇跡

集團經營利潤增長趨勢圖

市值一路攀升屢創新高。憑借穩健的經營管理和出色的經營業績,在大盤總體大幅下跌的趨勢下,海螺水泥股價逆市上揚、一路攀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2019年市值最高達到2526億元,較“十二五”末增加1600多億元,增長177%。海螺水泥市值位列安徽省上市公司第一名,榮獲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主板價值百強前十強,位居2019年度中國上市公司資本品牌價值榜首。海螺創業股價從2013年上市時13.56港元上漲至近期新高,最高達32港元,市值已位列大中華區環保上市公司首位。

社會影響力與品牌形象空前提高。集團已連續15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榮列2019中國企業500強第105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38位,較“十二五”末分別上升22位、12位。2019年集團以284.9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躋身世界500強第441位,名次超越了拉法基豪瑞等西方水泥巨頭,成為安徽首批進入世界500強的本土企業。在安徽省百強企業榜單上,海螺集團已躍居首位。在2019年11月30日揭曉的第十三屆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上,“海螺”以865.66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50位。海螺水泥被國際水泥評論雜志社ICR評為世界水泥七強第二位,位列2019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第407位,較“十二五”末提升195位,獲得全球業界最高的標普A、穆迪A2、惠譽A國際信用評級。

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增強。集團堅持人本理念,實施薪酬激勵機制改革,建立企業年金機制,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開展“海英”“海星”人才培養,選樹“海螺工匠”,全面推進后勤和班組標准化建設,開展安全管理巡察,大幅改善和提高員工生產生活條件,共享企業改革發展成果。集團員工人均年收入較“十二五”末期增長超70%,員工離職率由“十二五”末期的12%降低到今年的4%,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極大增強。

多點發力,有效壯大產業規模

“十三五”以來,海螺水泥通過新建、並購、技改等方式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骨料、商品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等產業。新增11條熟料生產線、41台水泥磨、18個骨料項目、4個商砼項目,技改43台水泥磨,年熟料產能達2.53億噸、水泥產能3.55億噸、骨料產能4530萬噸,余熱發電裝機容量1224.86兆瓦、火力發電裝機容量174兆瓦。水泥產業已擁有25個海外項目,拓展到10個國家和地區。

跨過兩個“兩千億”海螺再創新奇跡

全椒裝配式建筑項目簽約